趣聊历史网主要收集和分享历史名人、历史故事、野史秘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肴之战(9)中国历史事件

崤之战是春秋时期发生晋秦争霸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晋襄公率军在晋国崤山(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隘道全歼偷袭郑国的秦军的重要伏击歼灭战。

肴之战(9)介绍

“以”字作介词表原因的。“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因为贪得而劳累了人民。“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我不因为你们的一点小过失而抹杀了你们的功劳。

“以”字另一重要用途,作连词,连接前后两个分句,表后者是前者的目的、结果。“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为使中国得到休息的机会,是我们让你们猎取动物的原因。所以在两者之间加“以”字,作连词。“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也是如此,后者是前者的目的。还有表后者是前者结果的。“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辱二三子”是“孤违蹇叔”的结果,所以中间也用“以”作连词。

另外作为一般连词的,同“而” 字。“若潜师以来” 就是潜师而来。“遂墨以葬文公” 于是穿上黑色孝服而葬文公。

(4)“焉”字作代词,相当“于之”--向他。“使皇武子辞焉”辞谢他们。“焉”代他们。“公辞焉”代蹇叔。“君何辱讨焉”何必委屈您去惩罚他们呢?

“焉”作兼词,相当“于是”。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的意义、作用。“肴有二陵焉”于是,在那里。肴山有两座山峰在那里。“余收尔骨焉”“在此”之意。于是我在那里收拾你的骸骨。

“焉” 作副词,在句末表语气。“击之,必大捷焉” 一定能够获得大胜!语气词。

击之,必大捷焉(语气助词,不译)

余收尔骨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君何辱讨焉(代词,他们)

(5)“且”

1)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连词,况且)

2)且使遽告于郑(连词,并且)

3)死且不朽(副词,将要)

(6)“则”

1)轻则寡谋(就,连词)

2)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是,副词,加强判断)

3)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原来已经,副词)

(7)“劳”

1)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使动用法)

2)师劳力竭(劳累)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若潜以来:发兵

(2)秦师遂:向东出发

(3)左右免胄而:下车步行

(4)郑商人弦高将于周:做生意

(5)则束载、厉兵、马矣:喂草料

(6)子衰绖:染黑

(7)遂以葬文公:穿黑色衣服

(8)晋于是始:穿黑色衣服

(9)先轸,问秦囚:上朝

(10)秦伯素服郊次:穿素服

(11)武夫而拘诸原:竭尽全力

(12)君之惠,不以臣衅鼓:捆绑

2.名词作状语:

(1)秦伯素服次:在郊外

3.形容词作名词:

(1)劳师以袭:远方的国家

(2)入而脱:险要的地方

4.动词用作名词:

(1)则束载、厉兵、秣马矣:装载之物

5。为动用法:

(1)秦不吾丧:为……举哀

6 、使动用法:

(1)师以袭远:使……劳累

(2)而以贪民:使……劳

(3)彼实吾二君:使……结怨

(4)以寡君之志:使……满意

(5)孤违蹇叔,以二三子:使……受辱

(6)以敝邑:使……得到休息

通假字

1.肴,通“崤”,山名。

2.其北陵,文王之所风雨也:通“避”,躲避

3.以敝邑:通“闲”,休息

4.寡君若得而食之不:通“餍”,满足 甘心

5.军实而长寇雠:通“隳”损害 毁坏

6.君之惠,不以臣衅鼓:通“缧”,捆绑犯人的绳子

7.师而哭:通“向”朝

8.则束载、兵、秣马矣:通“砺”,磨砺

9.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饩牵竭矣:通“粢”,粮食

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

(1)尔何知!

(2)何施之为?

(3) 纵敌患生

2.定语后置:

(1)牛十二犒师

(2)柩有声如牛

3.介词结构后置:

(1)使出师于东门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