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之战是春秋时期发生晋秦争霸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晋襄公率军在晋国崤山(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隘道全歼偷袭郑国的秦军的重要伏击歼灭战。
(2)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3)吾子淹久于敝邑
(4)败秦师于肴
(5)使归就戮于秦
(6)将殡于曲沃
4.谓语后置句
(1)不腆敝邑
5.判断句
(1)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2)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3)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6.省略句
(1)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2)卜偃使大夫拜
(3)秦伯素服郊外
(4)使归就戮于秦
(5)先轸朝,问秦囚
(6)郑穆公使祝客馆
(7)出绛
(8)召孟明、西乞、白乙
(9)必死是间
(10)则在舟中矣
重点词:管、若、以、国、访、诸(之于)、其、焉、与、辟。
活用词:劳师以袭远(劳,使......劳累,使动用法;远,远方的郑国、形容词用作名词。
秦师遂东(向东方进发,方位词用作动词。)
1.这一段的内容怎样概括?(限用一句话)
交代了肴之战的起因和决策过程,着重介绍蹇叔对这次战争的态度和预见。
2.这一段实际上写的是两个场面,为什么会为一段?
“蹇叔进谏”和“蹇叔哭师”这两个场面的最主要人物是蹇叔,合为一段为的是突出蹇叔这个人物对此次战争的看法,表现在他的哪些话语中?从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思想性格?
1.蹇叔劝谏穆公。
1“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秦军长途跋涉偷远方的郑国很劳苦,而郑国一定会有防备,以逸待劳。
2“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既然郑国会和悉秦军此次行动,秦军就无用武之地,这样秦军内部就一定会上下不齐心,产生违背纪不服约束的情绪。
3.“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这里要注意;“谁”虽为泛指,实际上指的是晋国。下文“晋人御师必于肴”可证。
指出:秦军偷袭郑国,会遭到晋国伏击。
2.蹇叔哭孟明等人。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人也!”
预见此次秦军出征必败。
3.蹇叔哭送其子。
“晋人御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进一步指出,晋军必定在肴地伏击秦军,秦军此次出征会以失败告终。
蹇叔这三段话表现出他稳健持重、老谋深算、富有远见的思想性格。
4.蹇叔这三段话的目的何在?其语气有何不同?
直接、间接地谏劝穆公,阻止秦军这次错误的军事行动。但以不同的说话对象,其语气有别:
1.谏穆公:冷静分析、用语委婉。
2.哭孟明:感叹语气。
3.子:语气更重,一片亲情,洋溢于言表。
5.秦穆公又表现了怎样的态度?(用几个词语概括)从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思想性格?
态度:访――辞――使出师--诅咒
思想性格:野心勃勃、利令智昏、刚愎自用。
重点词:左右、免胄、乘、脱。
活用词:入险而脱(险地,形容词用作名词。)
1.这一段写王孙满观师,他怎样看待出征的秦军?其理由是什么?
秦军必败(先说“必败”,后又用反问句“能无败乎”强调这个意思。)
理由:(1)从主观上看,“轻而无礼”,“轻则寡谋,无礼则脱”。
2.从客观上看,“入险地”。
王孙满能从秦军上下车的礼数看出问题,很有洞察力。而且,其推断也是合乎逻辑可以成立的。
2.这一段写王孙满对秦军的看法有何作用?
王孙满的看法与蹇叔的看法不谋而合,可作为“蹇叔论战”的一个旁证。“尚幼”的王孙满在如此见识,与年老却因被野心驱使而失去判断力的秦穆公形成鲜明对照。
重点词:及、市、先、犒、居、且、遽、吾子。
谦词、婉语:寡君、敝邑、敢,不腆。
1. 郑商人弦高遇秦军采取了怎样的对策?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性格?
对策:(1)犒师。扮作郑国使者去犒劳秦军,暗示郑国早已获悉秦军偷袭的企图。
2.“使遽告于郑”。派人立刻回郑国报告敌情。
思想性格:热爱国家、沉着机智、善于辞令。
2.这段描述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
1.印证了蹇叔的论述:“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2.表现郑国内部团结一致、上下齐心,说明秦军偷袭郑国不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