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败亡的真正原因
关羽战死,东吴得城,理所当然,对战争而言并无对错之分,事实上东吴也不存在背信弃义等道德上的责任,战争是一定能找得出理由的,不然刘备当年从曹叛曹,从袁叛袁,依刘表便占荆州,借荆州便赖帐,这些事情仔细推敲似乎都能找到合理的理由,但绝不是道义上的。遗憾的是刘备短浅的政治目光、称帝后的发热脑袋,以及对东吴长期催帐的厌恶,造成了另一个不可挽回的毁灭,这都是后话。

图片来源于网络
政治排挤在任何年代任何地区都有,当有些爱听桃园结义的人或许接受不了这种论调时,我只有冷冷的说:朋友,这就是现实,你紧闭双眼,它依然存在。我们看惯了英雄坏蛋美人,看惯了刘备的仁,曹操的奸,孔明的忠,然而这不是机器零件,永远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反复运作,人是复杂的动物,所以才是高级的,能统治世界的。
孔明需要的完全服从
是凡人就会有私心,既然喜欢让别人服从自己,那对于不服从的人想必是没多少好感了。屈指一算蜀汉后期受其重用的几位,那个不是对自己言听计从?除了死性不改的魏延。蜀汉的将军里,能称的上刚袄、不肯下人的主要是关羽、魏延、马超几位,魏延马超在刘备死前相当活跃,二人在汉中之战曾数度大破曹军。而刘备死后。一个被远戍边疆,一个到头来死的不明不白。还有一个叫刘封的愣头青,自樊城被收后,随刘备转战各地,西取巴蜀,北攻汉中(刘备取蜀时身边只有黄魏,关平、刘封四将,所以刘封的功劳也算不小)也算是位比较活跃的二流战将,而孔明却说他刚勇难制不如早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刚勇有两层意思,“勇”仅仅指战场上的勇猛善战,而“刚”的意思要更广一些。指挥调度、纪律服从、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都有体现。有勇无刚的人比较容易控制,像张飞、典韦之辈。而刚勇兼备的人则难以掌控,孔明一手紧抓军政大权,要的是完全服从,当然容不得身边有性刚的人。而关羽要算是让他最头疼的一题了,论刚傲关羽是三国第一人,魏延马超等人皆死的没气没力,惟有关羽死的轰轰烈烈,败的世人皆知,这算是孔明比较聪明、无奈、怀柔的一举了。关羽仗是刘备的义弟,日惯骄横,幸亏刘备有帝王度量,知道只有关羽才能镇住魏国,而孔明却会想:身为人臣都不给主人面子,那他有什麽理由会给我面子?于是很可能会出现类似杀刘封的秘密谈话,刘备为了苦心经营的仁义形象肯定是不答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