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战争中抗战时期,无疑是最惨烈的战争,在装备都落后于侵略者的情况下,革命前辈付出了诸多的血汗,在当时我党执行优待俘虏的政策,但是当时打死日本鬼子容易,活捉日本鬼子难,有位开国上将就活捉过日军第一个战俘,却险些被他同归于尽,这是怎么回事呢?
陈士榘是湖北武汉人,生于1909年。18岁时,陈士榘参加共青团,随后跟着毛主席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毛主席的爱将。从红军时期的红四军三纵副队长,到司令部参谋,再到12军34师参谋长。红军结束长征后,陈士榘任红30军代军长。国共合作抗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原来的红一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115师,陈士榘出任该师343旅参谋长。
陈士榘所在的115师师长林彪,年轻气盛,才略过人,他想打一场大的,狠狠的消灭一部鬼子。1937年9月 ,日军占领大同,然后向平型关一带逼近,意图攻占太原。115师和山西阎锡山部合作,在平型关大败鬼子两万余人,鬼子死伤三千。
战役胜利后,林彪将115师分为两部分,副师长聂荣臻带独立团,骑兵营以及343旅的两个连留下来开辟红色根据地,林彪率余下主力进军娘子关,支援阎军和卫立煌部抗日。
日军速度很快,攻下娘子关,然后企图直取太原,却在昔阳附近迎头撞上了八路军115师。115师此时兵力共有四千人,知道鬼子要从这里来,早埋伏好了。115师分为两部,一部由343旅旅长陈光带685团(团长杨得志),任务是阻截,一部由旅参谋长陈士榘率686团(团长李天佑),任务是歼灭进犯之日军。
大队日本鬼子从战士们的眼皮底下缓慢经过,但没有陈士榘的命令,谁都不能开枪,要等鬼子全部钻进口袋。
11月14日下午三时,鬼子兵全部进入口袋,陈士榘一声令下,埋伏在两侧高山上的686团战士朝狭谷里扔手榴弹,鬼子被炸的魂飞魄散,找不着东南西北。趁鬼子混乱之际,陈士榘率团冲下来,把鬼子队伍切成数段,首尾不能相顾。
陈士榘知道此战必胜,杀鬼子不难,但如果抓几个活的鬼子,岂不是更有趣,何况他应该知道中国战场上还没有俘虏过日本士兵。陈士榘打定主意后,他发现一队鬼子趁乱逃到了一处低洼地带,就他们了!陈士榘让警卫排长带两个班下去,活捉几个鬼子玩玩。警卫排长带着两个班体格健壮的战士下去,可没过一会,除了一阵枪声,两个班空手回来了。陈士榘一问才知道,这伙鬼子冥顽不化,宁死不降,我军无奈,只好全部歼灭。
虽然此役八路军大胜,歼灭鬼子五百人,但没活捉个鬼子,陈士榘觉得还是美中不足。不过,随后陈士榘听说附近的广阳镇还没有结束与鬼子的战斗,陈士榘立刻赶到广阳镇。
很快,就有人来汇报,大家在一处宅院里发现一名还在负隅顽抗的鬼子。
有人想往里扔手榴弹,炸死该名日军,立刻被陈士榘拦下。
陈士榘大喜,这个鬼子兵不就是留下来让自己活捉的吗?陈士榘和115师侦察科科长,后来的开国中将苏静一起进了院子,却差点被这个鬼子开枪打中。
陈士榘会点战场用的日语,他喊话说缴枪不杀,八路军优待俘虏。目的就是为了能抓到几个日军俘虏。
直到1937年11月的广阳战役,陈士榘才终于活捉了一个日本兵。
在广阳战役中,日军两个联队遭到重创后仓皇逃窜,只剩下小股日军被八路军包围。心知这是抓俘虏的好时机,陈士榘命令部队一边打一边喊,甚至还亲自上阵喊话。就这样,零星的枪声一直持续了几个小时之后,有战士来汇报,在不远处的院子里围住了一个日本兵。
于是,这个日本兵和八路军进行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这个日本兵名叫松藤幸夫,刚来到中国战场不久,几乎完全听不懂汉语,所以他能听懂的也就只有“优待俘虏,缴枪不杀”这两句日语。但此刻精神已经完全崩溃的松藤幸夫,又怎么会相信呢?毕竟这跟他许多年来听说的完全相反,所以仍然在继续抵抗。
在院子外面的陈士榘也明白,这样耗下去只会留给里面的日本兵自杀的时间,所以他决定铤而走险,硬闯进去。这招出其不意确实管用,松藤幸夫没有料到对方会突然闯进来,一时间竟然愣住了。就这样,他“光荣”地成为了八路军第一个日军俘虏。
不过,人虽然抓住了,但陈士榘的部队里没有会说日语的翻译官,所以只能将其带回总部审问。而松藤幸夫呢,自然也是不甘心做俘虏的,所以一路上都表现得极不配合,时刻想着逃走或者自杀。
当陈士榘一行走到一条山路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松藤幸夫突然发难,双手紧紧抱住身旁的陈士榘,然后一同朝着山崖滚下去!毫无疑问,他这是想临死前拉个垫背的!
幸运的是,就在滚落的过程中,陈士榘抓住了悬崖边上的一颗酸枣树,两个人就挂在那里,命悬一线。
就在所有战士都目瞪口呆之际,王耀南最先反应过来,毫不犹豫地冲着松藤幸夫开了一枪,将其击毙,陈士榘这才被救了上来。
好不容易俘虏的日军士兵,却在短短几个小时后就死掉了,关于这点,战神林彪深有感触。
他在平型关战役后,写过《平型关战斗经验》一文,其中就提到这事,“日本军人宁死也不缴械投降,一是因为日本所谓武士道精神的教育,被法西斯思想控制。二是日本兵在中国残暴杀人,担心一旦落在中国人手会遭到血腥报复。”
这也反应出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对此你怎么看待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