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日,知名军事论坛曝光了一张名为“055驱逐舰1号舰开工仪式”的图片,根据图片的内容显示,中国在2014年12月举行了055驱逐舰1号舰的开工仪式,据外媒报道,“055”是中国海军下一代驱逐舰的编号。尽管所谓开工仪式的图片真实性有待考证,但由于此前中国已经在某地搭建了新一代驱逐舰的模拟上层建筑进行地面测试,而在水面舰艇设计建造当中,实际开工之前先建造陆上模拟建筑是非常普遍的流程,所以“055驱逐舰开工”立即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
早在1968年2月,军工行业根据海军《关于建造远洋护航舰船的建议》的报告,下达了开展大型火炮导弹舰战术技术和方案论证的任务,确定设计的代号就是055型。然而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不足以研制这种新型舰艇,1981年之后,055由正式型号改为预研型号。如果外媒关于国产新一代驱逐编号为“055”的报道属实,那么说明全新的“055型”将成为中国海军新一代的大型远洋驱逐舰。特约军事评论员李小健认为,虽然无法从网络流传的图片来证实055型驱逐舰的开工,但是从近些年来中国海军水面舰艇建造的速度的技术进展来看,在最新的052D型驱逐舰的建造已经稳定和成熟的情况下,开工建造新一代驱逐舰是完全有可能的。李小健认为,中国海军由于长期受“空、潜、快”战略的影响,大中型水面舰艇的发展比较滞后,尽管052C/D型驱逐舰批量建造并服役后这一现象有所改观,但受限于6000-7000吨级的排水量,052C/D型驱逐舰导致舰艇垂直发射单元数量有限,任务弹性不足,因此中国海军迫切需要一型万吨级的大型远洋驱逐舰。
大中型水面舰艇是大国海军水面作战力量的主体,是大国海军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远洋作战力量的标尺。中国海军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在不断进行“小步快跑”的发展模式下,新型驱逐舰所需的动力、武器系统、电子设备等主要设备已可以国产化,在技术上建造新型驱逐舰已经不存在太大问题。同时近年来中国的海外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维护中国海外利益,捍卫海上交通运输线安全,成为中国海军最重要的使命任务之一,而更大型的驱逐舰显然更能满足中国海军“全球存在”的需求。军事评论员朱克奇分析称,如果我国新型驱逐舰开工建造,尽管相关技术细节现在不得而知,但其肯定是针对我国海军未来航母编队进行设计的一款大型水面舰艇,可以为我国海军航母编队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新型驱逐舰将结合中国海军近年来在隐身、反潜、火力、防护、雷达等多方面发展的先进技术,性能可以达到甚至超越美国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从外媒的报道及国内相关资料来看, 如果中国新一代驱逐舰为055型,那么凭借万吨左右排水量的优势,可以携带2架直升机,其垂直发射系统发射单元数量至少可以达到美国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那样的96个,同时可以采用多功能一体化隐形桅杆以及多种隐身布局设计,这将使得055型可以执行更加广泛的作战任务。相比改进后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中国055型驱逐舰在隐身、防护、火力配置上相对均衡,毫不落后。
延伸阅读:
中俄十大超级军火交易震撼曝光:让美军大为紧张
一、中国的现代化空军开端:1992年引进苏-27战斗机始末。
中国空军引进的苏27战机堪称中国空中力量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苏27在引进的时候是前苏联在解体前性能最先进的战斗机,在引进苏-27之前,中国的空中力量漏洞百出,不堪一击,而在拥有了数百架苏-27和苏-30战斗机之后,中国才开始拥有了真正现代化的空军(此处是指以第三代战斗机组成的现代化空战力量)。
80年代中国空军虽然号称是世界第3大空军力量,但核心只是数千架50年代水平的歼5,歼6和少量歼7战机。1990年海湾战争,整体装备比中国先进的伊拉克空军在美军打击下迅速灰飞烟灭,让中国空军倍感压力。苏27战机的出现和引进,让中国空军终于有了可以保护国家天空的利器。
1989年,冰封了30年的中苏关系终于揭开了新的篇章,当时的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那年的5月访问了北京,戈尔巴乔夫访华时,送来了一份厚礼——重启中苏军事合作,原先一直处于完全中断状态的中苏军贸随之重新拉开了帷幕,苏27出口中国的合同就是在这一短暂的时期达成的。
二、走向攻防一体空军的第一步:1996年引进苏-30战斗机。
李鹏在1996年底访俄期间,签署了总值数十亿美元的大型军售合同,其中便包括以18亿美元购买40架先进对地攻击型战斗机的转让意向性框架协议,双方同意转入技术细节谈判。
当时苏霍伊设计局总设计师西蒙诺夫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苏霍伊设计局正在设计一种基于苏-35机体的双座攻击型飞机,这种飞机将具备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不过在当时这一透露的消息并没有被多数人所注意。
1999年3月朱镕基总理赴莫斯科访问,并正式签署购买38架苏-30的协议,标志着两国军事技术合作再跨进一大步。第一批10架苏-30MKK于2000年12月20日交付到安徽芜湖空军基地,第二批10架苏-30MKK于2001年8月21日交付,12月第一批最后18架苏30完成交付。
三、中国现代防空技术的“鼻祖”:引进S-300防空导弹秘史。
如果说“海豚王子”维他斯(Vitas)是俄罗斯问鼎全球流行乐坛的骄子的话,那么被俄罗斯人命名为“骄子”的S-300PMU(俄语C-300系列)系列防空导弹系统无疑是俄罗斯对外战略上的骄子。 1991年海湾战争中持续43天被联军称为“沙漠风暴”的空袭,让所有可能被美国空中力量要挟的国家开始为自己的防空体系感到了担心。
据西方媒体披露,当时中国将俄罗斯所有库存的S-300PMU1都买了下来,这是因为中国原有的射程仅为几十公里的防空导弹只能在大城市和重要目标上空构筑中、低空的防空覆盖网,而一旦拥有了一定数量的S-300PMU1,不仅可以很快在大城市和重要目标100公里以上的高空构筑区域杀伤覆盖的防空网,而且拥有了仿制研发的模板。
四、让中国的野战防空一步进入世界领先水平:引进道尔-M1防空导弹系统。
中国在1997年订购了15套自行地空导弹系统和120枚9M331型导弹。在2002年,中方提出与俄罗斯合作生产160套“道尔”M1型系统的要求,但俄方正式回复中方:不能仿制。
但在2006年,中俄再次重启谈判,最终达成协议,此后,我国在“道尔”M1的基础上开始研制新型的红旗-17防空导弹系统,并于2012年开始装备部队。
装备部队的HQ-17野战防空系统,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野战防空导弹系统之一。
五、引进现代级驱逐舰:中国海军第一次拥有现代化的区域防空系统。
20世纪90年代,中国海军舰艇数量居世界第三,但舰艇性能与美俄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存在巨大差距,甚至没有一艘堪与台湾海军新型水面舰艇平等对抗。
1996年的台海危机,加速了中国引进俄制驱逐舰的进程。时任俄国家武器装备出口总局局长卡图京少将回忆,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代表团密集访俄,“夜以继日的谈判与陪同参观,让总局的许多同事患上了腰椎病”。
次年8月,俄罗斯媒体率先传出消息,称中俄签署了价值8亿美元的军舰采购合同,中方决定购进两艘“现代”级舰及相关武器系统(包括舰载直升机),工程编号为“956E”,其中字母“E”代表“出口”。
经过俄政府内部折冲,1997年11月21日,北方造船厂与俄国家武器装备出口总局签订合同,将上述两舰转售中国。
六、中国第一次拥有了10吨级大型反潜直升机:引进卡-28。
我国于90年代引进了多种俄罗斯先进武器,包括“现代”级驱逐舰,其中配套引进了卡-27反潜直升机的外销型号——卡-28。此后,我国相继进口了若干架同型直升机。至2009年,尽管我军舰载直升机数量仍非常少,但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战能力。
卡-27是俄罗斯海军的反潜直升机,卡-28是其出口型,卡-29是其武装运输改型。上述三种直升机均由俄罗斯卡莫夫设计局设计。卡-27原型于1974年12月首飞。北约命名为卡-27“螺旋”。目前超过60架卡-27/28和15架卡-29在俄罗斯服役。
由于长期保密的缘故,我国1990年代引进的的卡-28直到2002年前后才正式公开。
七、中国首艘航母的眼睛:引进卡-31预警直升机。
近日,中国海军最新从俄罗斯引进的卡-31预警直升机首次亮相。有报道称,该机于2010年底交付中国海军。
另外有报道称,中国新装备的这批卡-31预警直升机由俄罗斯库梅尔陶市航空制造企业生产,为数达9架,于2010年底正式装备中国海军。卡-31目前是俄罗斯航母“库兹涅佐夫”号的唯一空中预警手段。
八、让中国空军力量倍增:引进伊尔-76运输机。
解放军在90年代以前可使用的大中型运输机包括运-7、运-8和少量的安-24等。运-7源自安-24,载重约5500千克,运-8源自安-12,载重约20吨。按现在的技术水平来看,这两种机型的载重量、航程都不堪应付快速空投和部队机动的需要。因此90年代起,我国引进了多达数十架的俄罗斯伊尔-76大型喷气运输机。
伊尔-76交付解放军后,大部分按传统交由中国联合航空公司控制,但实际上主要执行军事任务,如机降运输和伞兵训练等。
九、中国常规潜艇的革命:引进基洛级潜艇始末。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加速我军武器装备的现代化进程,我国开始逐步恢复从国外引进武器装备和技术。近年来我国外购武器的主要来源是俄罗斯,其中包括空军自1992年开始引进的74架第四代歼击机苏-27SK,海军于1993年向俄罗斯定购的4艘柴油动力潜艇和两艘装备了杀伤力很强的“白蛉”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现代”级驱逐舰等。
在引进的4艘潜艇中,包括2艘出口型的877型“基洛”级潜艇和两艘改进型的636型“基洛”级潜艇。
“基洛”级潜艇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安静的潜艇”。潜艇的隐蔽性是由潜艇自身的安静程度决定的,安静程度主要取决于潜艇噪声的大小。海战潜艇的噪声低不仅能保持行动的隐蔽,避免被敌声呐发现,且可增大自己声呐的探测距离,作到先敌发现,保持作战的主动权。
十、让中国航军航空兵名副其实的米-17直升机引进案。
我国在70到90年代先后引进了苏联米里设计局著名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机米-8,以及其重大改型米-17,以补充陆军航空兵薄弱的航空力量。
由于我国研制的直-5设计年代久远,后续研制的直-6、直-8等不是未定型,就是不断拖延,米-8和米-17的到来无疑缓解了紧迫的需要。米-8进口的数量较少,而米-17则较多,据说达到上百架。在外电报道中,中国第一批就进口了60架米-17,编号为917、927、937、967、987字头的五位数。
导致这一交易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在1989年后拒绝出售更多的S70“黑鹰”直升机给中国,于是中国向俄罗斯订购了相比之下价格非常便宜的米-17。1991年首批24架米-17到货,1995年前又有35架交货,且为米-171改进型。
中国军力不断亮剑四方,在为中国强国之路上不断筑下坚实后盾,据美防部官员评价“中国发展最先进技术的军事装备,往往有惊人的创举。”而其中,更有一些武器引起美日等国的忌惮:
1、东风系列地地导弹
东风导弹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弹道导弹,我军一共发展了三代战略导弹。第一代战略导弹共6个类型,分别是:东风-1、东风-2、东风-3、东风-4、东风-5、巨浪-1;
第二代战略导弹是:东风-21、东风-25、东风-31、东风-41、巨浪-2以及一个型号的中程巡航导弹;
第三代战略导弹主要是在核弹头上的改进。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东风地地弹道导弹已经发展成一个大家族。从战术弹道导弹到战略弹道导弹,从液体发动机导固体发动机,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威慑和实战力 量。
我我们没有必要去深究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亮相的几种导弹的型号,也没有必要去猜测境外媒体不断报道的我国又试射了某种型号的导弹,我们只需指导我们有东风就足矣.
是它们给敢于侵犯我国主权和领土的敌人的头上,共同熔铸了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据悉,中国拥有超过400颗核弹头,绝大部分安装在弹道导弹上。这些弹道导弹中,只有少数可以抵达美国,其中包括老旧的(快要退役的)“东风”-5和新一点的“东风”-31A,以及“东风”-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