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秦末农民战争始于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其后各地响应,其中属项羽和刘邦领导的两支军力最强。推翻了秦朝,打击了地主阶级。
意义:①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推翻了秦朝,打击了地主阶级,迫使汉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②首创精神,树立榜样。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对汉初“布衣将相”的影响。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900余人被征发去渔阳(今北京密云县西南)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东南)遇大雨误期,根据秦朝法律,戍卒误期到达目的地的一律处死。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发动反秦起义,史称“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推举陈胜为王,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大泽乡起义因为陈胜得势后骄傲,加上秦将章邯率秦军镇压而失利。
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项梁和项羽杀死会稽郡太守于吴(今江苏省苏州),号召楚国遗民起兵反秦,得精兵8000余人。
项梁、项羽率精兵8000渡江北上,势如破竹,连败秦军,起义军一路上吸收多支起义军,起义军人数迅速扩大到六、七万人。秦二世派章邯率军前来来镇压,在定陶(今山东省定陶县),项梁战死。
章邯败项梁后,率军渡河北击赵,赵地钜鹿被秦军所困,项羽率军北上救赵并与秦军展开激战。最后项羽大败秦军,全歼秦军主力。
刘邦时任泗水亭长,当时给县里押送刑徒前往骊山营造陵墓,半路上,很多刑徒逃亡了,刘邦索性把剩下的那些也给放了,并与之一起逃到芒、砀一带的山区里。陈胜吴广起兵后,刘邦亦起兵并攻下沛县,杀死县令,刘邦被推举为沛公。刘邦所领导的起义军迅速发展到几千人,并听从于项梁的指挥。
项梁战死后,刘邦趁项羽带兵渡河救赵之机,带兵西进关中并攻破武关,直捣到达灞上(今陕西西安东)。这时,秦王子婴白马素车,向刘邦的起义军投降,秦朝灭亡。
项羽得知刘邦攻破了咸阳之后,遂率兵从巨鹿前往咸阳,杀死了子婴,并火烧秦宫殿,大火三日不绝。随后是长达4年的项羽与刘邦争夺帝位的楚汉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