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聊历史网主要收集和分享历史名人、历史故事、野史秘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存邢救卫(2)中国历史事件

管仲辅佐齐桓公,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整顿,对内,齐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还有民心,都是蒸蒸日上。对外,齐国展示威信,使诸侯都凝聚在齐国的麾下,齐桓公的霸业可以说是如日中天。但就在这个时候,一支北狄的游牧人群入侵中原,他们攻城掠地,抢掠烧杀。这对齐桓公的霸业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那么,齐国能不能遏止北狄的进攻?它能保护中原诸侯的安全吗?

存邢救卫(2)介绍

先说远因,远因是什么?是他的“底儿潮”,他的出身就不太对劲儿。这个要从他的爷爷,也就是卫宣公说起。卫宣公年轻的时候,先跟他父亲的妾结合在一起,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公子伋,又叫伋子。转眼间就是一二十年过去了,宣公就给这个伋子定亲,因为已经确立他将来接班。跟哪儿定亲呢?跟齐国,新娘子就是后来的宣姜。结果,新媳妇就要过门儿了,突然宣公发现,这个宣姜太漂亮了!一看见她,宣公的那点儿为人父的体面就崩溃了,他神魂颠倒,什么老公公,什么体面,也不顾了!于是,他就决定这媳妇不给儿子了,给自己。而且,还在卫国通往齐国的边境大道上修了一个台,叫新台,这个新台一直到魏晋南北朝还有痕迹呢。俩人在上面成了亲,虽然俩人年龄差得比较多,但宣公对她百依百顺,她也撒娇抛媚的,很得宠。人家的肚子也“给力”,就又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寿,一个叫朔 。
小老婆一旦有了儿子以后,就要开始向着自己的儿子,就要开始收拾前妻生的儿子,好让自己儿子将来掌权。宣姜有了这种心思,主意不难出,要点是得到宣公同意。可是宣公这个老风流鬼,他能不同意吗?于是这对老夫少妻就定计要害死公子伋 。
怎么害呢?找个机会让他出差,当使者,到齐国去聘问。他特意嘱咐伋子,路上打白旗前往。然后,宣公宣姜又在卫国跟齐国交界的地方,埋伏下刺客,等到打白旗的来了,上去把他杀死 。
这个主意很简单,并不算高明,但是挺毒辣。历史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小说,情节曲折。结果呢,这个事情被宣姜生的那个公子寿知道了。俗话说,一棵树上的果子酸甜不等。父母合谋想害前妻生的儿子,可是寿,偏偏铁了心要救这个哥哥。他知道了这个消息以后,就去找伋子,说:你赶紧走吧,别上齐国出什么差了,你很危险,实际上就把父亲跟母亲怎么定的计,告诉了伋子。伋子一听这个消息,非常绝望,自己的妈,虽然是后妈,也是妈,还有亲生父亲,想把自己置于死地,作为一个儿子,心情可想而知。 
但是他拒绝了寿的好意,他说:我是一个孝子,我违背了父亲的意志,到天下任何一个国家都没人能容纳我。他说这话,实际是他铁了心地要尽这个孝。不过,这种孝,按照儒家的观点是“愚孝”,可是伋子就想尽这个愚孝。而寿呢?你要尽愚孝,我非帮你不可,多仁厚的人啊! 
寿铁了心要救哥哥,他也想了个办法,出差总有日期,到了伋子准备带着人马出发的时候,寿就拿了酒,拿了菜,跟哥哥把酒话别。他故意把伋子灌醉了,然后,自己拿着白旗,带着仪仗,装扮成伋子上路了。走到了刺客埋伏的地方,刺客便抽出刀来把寿杀了。
再伋子不久酒醒,不见寿子,从人将简缄呈上,伋子拆开一看,简上只有八个字“弟已代行,兄宜速避”伋子不觉声泪俱下说:“寿弟为我患难,我怎么忍心?”立刻催舟追赶,不久望见寿子的船,只见舟上一班贼党,不见寿子,伋子情急说:“我正是你们所要杀的伋子,快杀我吧!”众贼才知误杀,于是又将伋子斩下首级。见公子朔以实情相告,犹恐误杀得罪,谁知一箭双雕,正中了朔的隐怀。 
宣公虽恨伋子,但怜爱寿子,忽闻二子同时被害,从此忧郁成病,开眼闭眼总是看到伋子寿子在他跟前啼啼哭哭,祈祷不效,不到半月就一命呜呼了。于是便以朔嗣袭君位,就是卫惠公,卫懿公之父。 
再说近因,卫懿公名赤,世称公子赤。他爱好养鹤,如痴如迷,不恤国政。不论是苑囿还是宫庭,到处有丹顶白胸的仙鹤昂首阔步。许多人投其所好,纷纷进献仙鹤,以求重赏。卫懿公把鹤编队起名,由专人训练它们鸣叫,训练和乐舞蹈。他还把鹤封有品位,供给俸禄,上等的供给与大夫一样的俸粮,养鹤训鹤的人也均加官进爵。每逢出游,其鹤也分班随从,前呼后拥,有的鹤还乘有豪华的轿车。为了养鹤,每年耗费大量的资财,为此向老百姓加派粮款,民众饥寒交迫,怨声载道。 
卫懿公喜欢高贵典雅的仙鹤,本来无可厚非,但因此而荒废朝政,不问民情,横征暴敛,就难免要遭来灾祸。周惠王十七年(前660)冬,北狄(今大同一带)人聚两万骑兵向南进犯,直逼朝歌。 
卫懿公正欲载鹤出游,听到敌军压境的消息,惊恐万状,急忙下令招兵抵抗。老百姓纷纷躲藏起来,不肯充军。众大臣说:“君主启用一种东西,就足以抵御狄兵了,那里用得着我们!”懿公问“什么东西?”众人齐声说:“鹤”。懿公说:“鹤怎么能打仗御敌呢?”众人说:“鹤既然不能打仗,没有什么用处,为什么君主给鹤加封供俸,而不顾老百姓死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