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拯民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领导人之一。魏拯民不仅是一位深谋远虑的军事指挥员,更是一位稳重老练的政治工作干部。作一个部队领导,他更加重视党在部队的领导地位。1986年中共吉林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在吉林市风景秀丽的北山公园,修建“魏拯民烈士陵园”。魏拯民烈士安卧北山。
1926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阎锡山军阀的革命活动,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党中央为组织反日游击战争,选派许多优秀干部来东北工作,魏拯民即是其中之一。1932年春,魏拯民来到哈尔滨先后任中共哈尔滨市委组织部长、道外区委书记和哈尔滨市委书记。 1934年,杨光华任满洲省委代理书记后,发现东满地区进行的“反民生团斗争”,有如同中央苏区开展反“AB团”斗争的类似情况,深感问题严重,经省委研究决定派哈尔滨市委书记魏拯民到东满妥善处理这一问题。 魏拯民经过艰苦细致地工作,圆满解决了问题,使处于混乱状态的东满党组织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得到整顿,稳定了局面。这是魏拯民对东满党的建设和朝鲜革命发展的重大贡献。
1935年5月,东北人民革命第二军正式成立,王德泰任军长,魏拯民兼政委,发表了《成立宣言》,号召联合一切反日部队,反日团体,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魏拯民还根据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精神,对伪军进行分化、瓦解,积极宣传“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主张。据敌伪资料记载,在东满人数较多的伪军哗变即有8起之多。这些却是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直接结果。 1935年5月,魏拯民奉派到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在苏期间,他还向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汇报了东满党的抗日斗争的情况。此时,中共代表团已决定撤消满洲省委,成立东满、南满、吉东、松江4个省委,魏拯民被任命为东满省委书记。 1936年,杨靖宇、魏拯民再度会合,决定将一、二军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东南满党合组一个中共南满省委、统一领导一、二军和东、南满地区党的工作。杨靖宇任第一路军总司令、王德泰任副司令、魏拯民任省委书记。与此同时,部队声威大震,有力地打击了日伪统治。
1936年,二军军长王德泰牺牲后,魏拯民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不仅要领导地方党的工作,还要承担起直接指挥作战的任务。在反日斗争中,魏拯民与金日成结下深厚友谊。1937年,当金日成率部队回国开展斗争时,魏拯民指挥部队在长白、临江开展活动,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使金日成部队出其不意地攻占普天堡镇,随后,中朝部队又在间三峰并肩战斗,重创了从朝鲜跟踪而来的日军第十九师团第七十四联军。 1938年,在魏拯民与杨靖宇共同主持下,召开了中共南满省委和抗联第一路军高级干部联席会议、即老岭会议。会议决定魏拯民兼任第一路军副司令和总政治部主任。 1939年,杨靖宇率总司令部来到桦甸与魏拯民会合。他们共同分析敌情,决定在化整为零分散活动。杨靖宇牺牲后,魏拯民代指挥,依然率领一路军坚持抗战。 1941年魏拯民所住的密营因叛徒告密而被日伪发现。敌人不惜集结重兵,将仅有12名战士的密营包围。无论敌人如何利诱劝降,魏拯民都不为所动,坚决与战士突围。在突围过程中,被敌弹射中,壮烈殉国。
生平简历
魏拯民不仅是一位深谋远虑的军事指挥员,更是一位稳重老练的政治工作干部。他在东、南满地区长期担任党的主要领导干部,为军队和地方党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魏拯民积极发展地方党组织,为建立革命根据地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他的组织下,抚松、长白等县的地方党组织迅速建立了起来,有力地打击了日伪统治。长白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使日本侵略者惶恐不安,除了调集重兵“讨伐”外,还采取了“归大屯”政策,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把群众赶到“集团部落”里,再用“保甲连坐法”及种种法西斯手段,管制老百姓,妄图完全破坏抗日联军与地方老百姓的关系。在地方党组织被破坏以后,魏拯民仍然坚持从部队抽调骨干力量到地方开展工作,使抗日联军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住在夹皮沟的抗日老人陈德寿冒着生命危险为部队送粮食、必要的生活用品和敌人的情报。后来,老人被敌人抓住,敌人对他严刑拷打。但是,老人被放出来之后,又避开敌人的监视,从围墙下面的水洞爬出来,冒着鹅毛大雪给部队送来了玉米、小米、盐和火柴。
作一个部队领导,他更加重视党在部队的领导地位。抗日联军是一支由各种抗日武装组织起来的部队,要使这支成份相对复杂的部队能够成为一支经得住考验的共产党的队伍,需要做大量细致的政治工作魏拯民在建设这支队伍的政治思想工作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所在的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中,团以上部队设党委,连设支部。他曾多次主持召开军、师党委会议,研究部队的战略方针,做战士的思想政治工作。他还在一些重要时刻,以南满省委名义给各部队党委及全体党员写信,强调执行党的政策和加强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克服各种不良倾向的重要性。他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十分重视,经常利用冬季部队在密营整训期间,举办党员训练班,亲自讲解党的基本知识、党的优良传统,强调党员在抗日民族革命战争中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就是在他重病缠身,生活条件极度困苦的情况下,他仍然没有忘记对部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他撰写文章,出版刊物,还亲自编写政治课本,组织指战员学习,以提高抗日联军指战员的马列主义水平和政治觉悟。因此,第一路军中的党员发挥了部队的中坚和核心作用。也正是因为这支部队有了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这支抗日队伍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成为了战斗力最强、斗争意志最坚决的部队之一。
在第一路军副总司令王德泰、总司令杨靖宇相继牺牲后,魏拯民承担起领导全省党的工作和直接指挥军事作战的双重重担。1940年3月,魏拯民在桦甸县头道溜河主持召开了省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面对严峻的斗争形势,为了保存革命实力,也为了牵制南满日伪军,将第一路军分为两部,主力向长图路北转移,他则率一部坚持原地进行游击斗争。自1935年,南满省委和南满地区的抗日联军完全失去了与党中央的联系,正如魏拯民将军1940年4月在给中央代表的报告中写的那样“……在1935年,就完全断绝了与中央的联系,因而也就得不到中央的具体指示……我们有如在大海中失去舵手的小舟,有如双目失明的孩提,东碰西撞,不知所从。当目前伟大的革命浪潮汹涌澎湃之际,我们却似人铜墙铁壁之中,四面不通声息,长期闷在鼓中……我们终日所希望的,就是不要再度长期中断了联络。”在这种完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魏拯民以他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才使他所在的部队没有迷失前进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