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污染(中国十大污染河流)

时间:06-13 08:17编辑:中国十大来源:世界之最(www.5300tv.com)当前位置:趣聊历史网 > 中国十大 > 手机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 1、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 2、中国的环境污染有哪些?

  • 3、中国十大环境问题是什么?

  • 4、中国的十大环境污染

  • 5、中国的十大环境问题?

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近年来,全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出现了稳中向好的趋势。2020年,全国337个城市累计发生严重污染345天,比2019年减少了107天;重度污染1152天,比2019年减少514天。2020年由于疫情导致整体经济的下滑,大环境影响下,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实现小幅增长,同比仅增长0.93%。

环保行业主要上市企业: 中原环保(000544)、富春环保(002479)、科融环境(300152)、雪浪环境(300385)、京蓝科技(000711)、雪迪龙(002658)

本文核心数据: 全国337个城市累计发生严重污染和重度污染天数、空气质量各别天数比例、六项污染物超标天数、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

大气污染排放物得到有效控制

大气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大气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环境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大气污染物按形成过程分类则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二次污染物则是由一次污染物经过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强。

近年来,全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出现了稳中向好的趋势。2020年,全国337个城市累计发生严重污染345天,比2019年减少了107天;重度污染1152天,比2019年减少514天。

2020年,全国337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0%,比2019年上升5.0个百分点。其中,17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100%、243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在80%-100%之间、74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在50%-80%之间、3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低于50%;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13.0%,以PM2.5、O3、PM10、NO2和SO2位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分别占总超标天数的51.0%、37.1%、11.7%、0.5%和不足0.1%,未出现以CO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

2013年霾爆发以来,各地采取积极措施治理大气污染,我国也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使大气环境有所改善,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排放量均呈下降趋势,大气污染排放物得到了有效控制。

2020年,中国337个城市PM2.5、PM10、O3、SO2、NO2和CO浓度分别为33微克/立方米、56微克/立方米、138微克/立方米、10微克/立方米、24微克/立方米和1.3毫克/立方米。与2019年相比,六项污染物浓度均下降。

大气污染防治设备迎来难得的发展良机

现今,在国家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的环境下,以及国内市场强劲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情况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大气治理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也迎来难得的发展良机。

尽管从2016-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设备的产量逐年下降,但是2019年迎来转机,2019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333714台(套),比2018年增加了96964台(套),同比增长40.96%。

2020年由于疫情导致整体经济的下滑,大环境影响下,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实现小幅增长,同比仅增长0.93%。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的环境污染有哪些?

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

2、水污染

若是饮用被污染过的水污染物会进入到我们的身体里,导致人急性或使慢性的中毒,还会引发多种传染病等。

扩展资料

中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2011年中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达1857万吨,烟尘1159万吨,工业粉尘1175万吨,大气污染仍然十分严重。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中国规定的标准。

中国47个重点城市中,约70%以上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不到中国规定的二级标准;参加环境统计的338个城市中,137个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超过中国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40%,属于严重污染型城市。大气污染是中国第一大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中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

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黄河多次出现断流现象,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环境十大问题

中国十大环境问题是什么?

中国环境十大问题是指大气污染问题、 水环境污染问题、 垃圾处理问题、 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水土流失问题、 旱灾和水灾问题、 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WTO与环境问题、 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1、大气污染问题:

中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2011年中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达1857万吨,烟尘1159万吨,工业粉尘1175万吨,大气污染仍然十分严重。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中国规定的标准。

中国47个重点城市中,约70%以上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不到中国规定的二级标准;参加环境统计的338个城市中,137个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超过中国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40%,属于严重污染型城市。大气污染是中国第一大环境污染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人们在科学进步的同时,依然在浪费水资源。

3、垃圾处理问题: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中国各地。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中国各地。

5、水土流失问题: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中国各地。

6、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 15%-20%,高于世界 10%-15% 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中列出的 640 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8、三峡水库的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中国正在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定于2003年开始发电。三峡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大课题,三峡工程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

在长江,鱼越来越少,还出现野生水生动物大量亡的情况。

9、WTO 与 环境问题:

中国加入WTO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

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中国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

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扩展资料:

1、环境问题治理:

(1)环保工作的目标是满足人的基本健康需求,也就是使人民群众呼吸清洁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产生活。向这样的目标迈进,需要进一步明确环保工作指标,因为指标是目标的量化,完成指标才能实现目标。

环保工作指标可明确为:空气质量、饮用水质量、土壤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满足相应功能区达标要求。环境质量指标达标是政府环保工作成效的最终考核评价指标,污染物排放削减率、企业排放达标率、污水处理率等是为实现环境质量达标而实施的过程控制指标。

(2)环保工作面临的最突出矛盾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需要把握好二者的平衡点。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长期难以得到根治,根源就在于没有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平衡点的问题作出明确和正确的回答,在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上“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论”、“保护第一论”、“不可调和论”等观念严重制约了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包含定性、定量两方面,定性方面是产业结构和布局符合功能区定位,定量方面是排污总量、生态扰动满足环境质量达标要求。环境质量超标就要减排污染物,减排目标为环境质量达标;环境质量不超标就可适当增加污染物排放,增排的约束仍为环境质量达标。达标就是发展与保护在定量方面的平衡点。

2、全球10大环境问题: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中国十大污染(中国十大污染河流)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物污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中国十大环境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国十大本月排行

中国十大精选

中国十大推荐

  • 中国十大羊汤(中国十大羊肉排名)

    中国十大羊汤(中国十大羊肉排名)

  • 中国十大污染(中国十大污染河流)

    中国十大污染(中国十大污染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