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一到,气温越来越寒冷,早上起床也将变得越来越艰难。那么为什么冬天起床会比较困难呢?如果你也是寒冬起床困难户,不用怪罪自己,来看看神经生物学家最近在大脑中找到的科学解释。
为了研究“睡和醒”如何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科学家们使用了模式生物果蝇作为研究对象。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Marco Gallio教授长期致力于研究果蝇是怎么感知温度的。他领衔的研究团队首次发现,果蝇触角有一类神经细胞专门负责报告外界的低温。当环境温度低于果蝇的“舒适区”(25℃)时,这种神经细胞就会持续活跃,向大脑发出“寒冷”信号。而且,气温越低,信号越密集。
识别出这些神经元后,研究人员通过荧光标记、双光子钙成像技术,并结合解剖学、神经遗传学等方法,追踪到了果蝇的大脑内部。他们发现,寒冷信息的主要接收者,是位于睡眠-觉醒周期控制中心的一小组神经元。
随着气温从舒适的25℃开始下降,感知寒冷的神经细胞TPN-II持续发送信号,而脑中接收信号的神经细胞DN1a活动性持续受到抑制
果蝇和人类一样受到生物钟的调控,日常的休息和活动以24小时为周期。它们也常在夜间休息,而到了早晨,随着光线逐渐变强,控制睡眠-觉醒周期的神经网络促进清醒,于是它们变得十分活跃。
然而,研究人员发现,当寒冷信号持续传来,脑中接收到信号的那组神经元很快活动性下降,结果由光线促进清醒的神经网络被抑制。于是,当气温降到较低的18℃时,果蝇早上的活动明显减少——看起来它们似乎也睡起了懒觉。
相比舒适的25℃,果蝇在寒冷的18℃早晨(横坐标0-3),睡眠时间增加、活动时间减少
研究人员指出,通过研究果蝇的行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为什么温度对睡眠调节至关重要。尽管果蝇是一种小型变温动物,与人类的体温调节方式不同,然而对于人类来说,温度与睡眠的维持同样密切相关,日光和温度的季节性变化也与睡眠的变化有关。在果蝇中发现的这一神经调节机制提供了线索,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的大脑如何控制行为。
“对温度的感知是生物的一种基础感知方式。我们在果蝇大脑中发现的机制,包括神经环路的组织结构,很可能同样适用于人类。”Gallio教授解释道,“无论是对果蝇还是人类来说,感觉系统都得解决同样的问题,因此往往以相同的方式运作。”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Michael Alpert 博士补充说:“我们还没有充分了解睡眠是如何产生和调节的,也不完全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如何影响睡意和睡眠质量,但我们知道睡眠不足会造成很多后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想必很多人都看过《侏罗纪公园》这个电影,这部电影让很多人第一次知道霸王龙的正确步态——它们并不是尾巴拖在地上以三脚架步态站立,而是身体与...
03-07阅读全文 >>盲人做的梦和正常人有很大的差别。先天性全盲的盲人,只能靠触摸、听觉、嗅觉感受事物的存在。 盲人可以在梦中闻到各种香气,如花香、烧烤的味道、...
08-17阅读全文 >>960年,率兵北征的赵匡胤到陈桥驿时,手下的一些将领全副武装,带领一些士兵直奔他的寝室。惊恐的赵匡胤刚穿好衣服,还未及反应,将领们便将他强行拖...
04-20阅读全文 >>胶州大白菜俗称「胶白」或「胶菜」,种植历史超过一千年,常以红绳为标记。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提到,「北方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
09-01阅读全文 >>平凡的岩石充斥着我们日常的视野,这些岩石的年龄是怎么被揭示出来的呢?地质学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能确定不同岩石之间的相对新老关系,而无...
04-03阅读全文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8844米,那么在地球上会有另一座山峰,慢慢的升高到比珠穆朗玛峰还高吗?首先,在地球上,这种情况是不可...
05-15阅读全文 >>植物要想活命,都需要有根来吸收营养,有了根,就必须在那里原地不动。你能想象在这个世界上竟然有一种植物可以自己走路吗?这种会走路的植物叫作...
05-29阅读全文 >>1、以前研究发现,成功人士睾丸激素往往更高,于是得出结论“睾丸激素高的人更容易成功”,现在发现情况并非如此,不是睾丸激素影响一个人的社会经...
04-19阅读全文 >>在体育新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运动员因为被药检出服用兴奋剂的新闻,导致奥运会的奖牌被没收,兴奋剂在体育比赛中是被禁用的,那么不禁要问,兴...
04-08阅读全文 >>人在极度气愤或者遇见不顺心的时候,都会说脏话来发泄一下内心的怨气。为什么有这样的习惯呢?经调查,幼儿时期,哭叫是一种可以接受的表达情感和...
05-05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