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聊历史网主要收集和分享历史名人、历史故事、野史秘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苏武牧羊(7)中国历史事件

苏武牧羊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苏武(前140—前60年),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汉大臣。武帝时为郎。

苏武牧羊(7)介绍

苏武,离开中原的土地,深入边远的匈奴。他这一走,竟有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戚,在茫茫白雪中,他是怎么度过一个又一个冰冷的夜晚?那里的北海,有着与大汉土地不一样的景色,白云和流雪将天空染成最纯净的白。这种白色,如同苏武的心一样,澄澈后的寂寞,无声的寂寞。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谁说刻骨铭心的爱情需要有海枯石烂的传奇呢?并不是每个女人都可以像杨玉环一样,拥有人生中最后也是最惊艳的十年。但是苏武的妻子得到的却是有如磐石般岿然的誓言,这个女人在中原的这里,等待了岁月白了头,仍没有结果。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

那封大雁带来的血书,让鬓双白的苏武回到了自己日思夜梦十九年的家,但是,事过境迁,物是人非,他已经一无所有。悲戚与孤独,如同潮水,向他袭来。

苏武的誓言,也就永远地湮没在了流光中。

无非一杯浊酒,就可以湿透人的前世今生。

无非一句淡淡的话语,就可以化解牢固的心结。

无非一次坚然的勇敢,就可以塑造伟岸的英雄。 

乐曲

二胡协奏,彭修文作曲,取材于《苏武牧羊》和《苏武思君》,表现了苏武坚贞勇敢的形象及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操。

不屈的苏武:二胡协奏曲,公元100年,苏武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被扣,坚贞不屈,被放逐到冰天雪地的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十九年后回国。彭修文根据这一感人的历史故事,以汉族民歌《苏武牧羊》和琴歌《苏武思君》为音乐素材写成此曲。

全曲包括三个乐章:

①“风雪孤忠”。乐队的主题源于琴歌,深沉悲壮;二胡的主题则取自民歌,激愤坚定。两个主题的交替发展,刻划了苏武在风雪中昂然挺立的形象,但最后渐慢渐弱的旋律却有些迷茫。

②“思汉怀乡”;在乐队造成的空旷凄凉的背景上,二胡奏出琴歌主题,迟缓凝重,流露出苏武欲归而不得的痛苦。清澈的笛声,表达了苏武对祖国的思念;乐队奏出的民歌主题,表达了苏武对回到祖国的必胜信念。最后,在扬琴与低音大锣的伴奏下,二胡在高八度音区上再现了琴歌主题,显得清冷凄楚。

③“执节荣归”:唢呐高奏,雄壮辉煌。二胡的旋律时而欢快跳跃,时而平静舒展,尤其是华彩乐段以高难度技巧奏出的各个主题及其变奏的片断,刻划了苏武回国时无限感慨的心情。最后,完整的民歌主题由新笛领奏发展到乐队全奏,奏出了一曲高风亮节、万古流传的颂歌。

赞诗

朝代:唐 作者:李白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汉节操

查阜西打谱瞿春泉编配 柴志星演唱

《汉节操》(又名《苏武思君》)原谐刊于一六零九年《太古遗音》琴谱,是一首著名的琴歌。乐曲抒展、壮烈、意趣生动且调性丰富(bB宫、C宫、G宫),表现了汉代苏武出使匈奴十九年,历尽艰苦凛然不屈的崇高气节。

《汉节操》歌词 蛮夷猾夏何多年,疾风劲草心悬悬。旌节持拳拳,忠彻天,心彻泉。成仁取义,衣带劳镌。烽烟外,戍楼边,心绝眼眸穿,梦魂飞绕孝武君前。 头断膝不屈,九夏三冬节,严霜与烈日,此身挺然,若砥柱波中立,翠帐云中出。此身雪里,恰似青松长郁郁。执铁披钢,贞元却守从吾义。气存出没,不慕浮云富贵。指天为证,赤胆悬日月,拼取微躯,裹尸马革。 饥餐天雪,唯有毡毛共咽,饔飨缺,采山蕨,形容憔悴多凄切。匈奴讶有神仙诀。再迁海上,赤心愈烈。抬头遥望天边月,今古圆又缺,长使人成离别。 秋风八月起胡西,淡烟衰草何离离!孤忠凛凛此身单,怯寒无衣,止宿居无庐。天地光昏,云惨尘迷,伤悲。孤臣有泪归无期,西风落雁空南飞。刺血封书,托那雁足因依,谁知汉臣诒虏方许归。故山寂寞人成非,关事业人臣兮内所当为。 洗腥膻,得归旋,满头风雪白盈颠,持节还乡十九年。眼望断,黑河边,孤忠两字,俯仰无愧于苍天。高风劲节,万古流传。高风劲节,万古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