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庚迁殷是发生在商朝中期的一次历史事件,是指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同时在统治者之间,对王位的争夺也十分激烈,有的人说应当父死子继,有的人说应当兄终弟及。叔侄之间、兄弟之间为争夺王位,常常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他们为私利把国家搞得混乱不堪。 就不得考虑迁都的问题。 自盘庚迁都殷后,商族才定居下来不再迁徙。从此,政局稳定,诸侯来朝,商朝遂强盛起来。
作为殷商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殷墟曾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长期稳定的都城,青铜器时代中期东方的一个极其独特的世界性大城市。不少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对于商代哪一个王开始在此建都,殷墟是否就是盘庚所迁的都城有不同的猜测。
1998年春,考古队在紧邻殷墟的洹北花园庄、韩王度、屈王度附近开始集中钻探。历经8个月艰辛调查,在殷墟东北发现了一座面积达4.7平方公里的都城遗址,并将它命名为“洹北商城”。
洹北商城的发现,解决了武丁以前盘庚、小辛、小乙迁往地点的疑问。洹北商城的始建年代应在中商二期,其中有部分建筑基址始建于中商三期,“盘庚迁殷”即迁到洹北商城。而《史记·殷本纪》记载:“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所。”这里所说的“盘庚渡河南”与“盘庚迁殷”中的殷地并非两地,同指洹北商城。根据现有对洹北商城遗址研究成果看,洹北商城的时代大致处于商代中后期,并可分为早晚两段,早段即洹北商城的勘察、选址和筹建时期,晚段即洹北商城的使用时期。洹北商城考古学文化的早期遗存,是洹北商城建城初期人们留下来的遗存。这个时期盘庚政权并未正式迁至殷地。洹北商城考古学文化晚段遗存应该才是盘庚政权迁往殷地后所留下的文化遗存。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洹北商城使用年限不会太长,由于盘庚、小辛、小乙三帝政权是兄弟传承,估计三人年龄不会相差太大,三帝在殷地执政时间大概不会超过三四十年。《古本竹书纪年》关于盘庚迁殷的地点,最初可能在安阳洹河北岸京广线两侧,也同指洹北商城。武丁即位以后,国力隆盛,方迁至所知的以小屯为中心的殷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