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聊历史网主要收集和分享历史名人、历史故事、野史秘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马陵之战是一场著名的伏歼战 魏将庞涓战死 魏国受重创 马陵之战对魏国的打击到底有多大?

时间:2020-11-19 13:54编辑:趣聊历史来源:www.5300tv.com当前位置:趣聊历史 > 野史秘闻 > 手机阅读

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战例,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马陵之战对魏国的打击到底有多大?

马陵之战是一场著名的伏歼战 魏将庞涓战死 魏国受重创 马陵之战对魏国的打击到底有多大?

魏国虽然在桂陵之战被齐国打败,国势受到重创,但毕竟实力雄厚,蓄精养锐十几年之后,元气又大致恢复。同时期的韩国是韩召王在位,韩召王在名相申不害内修政教,外应诸侯的辅左下国力鼎盛,因此使得南方的魏国备感威胁。公元前341年,魏国大将庞涓率领魏、赵联军,直攻韩都。韩国告急,遣使求助于齐国。

齐威王召集大臣商议,田忌主张尽快救援,邹忌则认为不救为好。军师孙膑此时献出“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的计策,意思是齐国应与韩国维持友好关系,承诺出面救韩,但不急于发兵,先让韩魏相争,待魏国疲于攻韩之战后再出兵。齐威王采用孙膑的主张。

魏国以灭韩的气势攻打韩国,韩国虽竭力应战,仍是五战五败。此时,齐威王看魏军实力已经大损,出兵时机成熟,于是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韩。齐国军队这次仍然不与魏国主要军队立即正面交锋,而是直驱魏都大梁。

魏惠王鉴于桂陵之战失败的经验,不敢轻敌。他加重兵力,以太子申为主将,庞涓为将军,率领10万大兵朝齐军而来。魏军志在决战,军威旺盛,来势汹汹。孙膑建议:“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势而利导之。”田忌认同孙膑“因势利导”的策略,利用魏军求胜心切的弱点,向后彻退,诱敌冒进。

为了诱引魏军,齐军用了“减灶法”的战略,主将田忌命人第一天造十万人吃饭的锅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人用的锅灶,第三天则只剩下二万人用的锅灶。庞涓追逐齐军三日,见此情形,大喜:“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庞涓不知是计,以为齐国军心涣散,已经有大部分士兵逃亡,于是弃其步兵,领着轻车锐骑,日夜兼程追赶齐军。

马陵之战是一场著名的伏歼战 魏将庞涓战死 魏国受重创 马陵之战对魏国的打击到底有多大?

孙膑计算行程,判断魏军将于日落后追赶至马陵。马陵道路狭窄,地势险隘,两旁树木茂盛,正是设伏最佳之地。孙膑先命几个士兵将路边一棵大树剥去树皮,在树干上写了“庞涓死此树下”几个大字,又挑选了万名弓箭手埋伏在道路两侧的山上,并且下了一道军令:天黑之后,见到火光,齐一放箭。

日暮时分,庞涓果然率军追到马陵,发现路旁的大树被剥去树皮,上面隐隐约约有字在上头,就命士卒点起火把来看,一看到那几个大字,吃了一惊,还没想好如何反应,当下齐军埋伏的弓箭手看见火光,万弩齐发,齐军也向受困的魏军猛攻。

魏军大乱,自相践踏。庞涓在混乱之间中箭,最后愤愧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又大败魏国主力军队,俘获魏军主将太子申,歼灭魏军10万。

马陵之役战败之后,魏国国力衰退,齐、秦、赵诸国在马棱之战隔年,联军伐魏,分割魏国部分领地,魏国从此一蹶不振,而齐国则威震各方诸侯,成为东方强国。

此外,影响更大的是以前晋国长年打下的国势根基,经此战后几乎殆尽,中原对西方强敌秦国的防护出现缺口。三晋各国都没有足够的国力阻绝秦国东进,中原的形势因此而改观,历史大戏的剧情将往六国如何防秦入侵的路线发展。

马陵之战是一场著名的伏歼战 魏将庞涓战死 魏国受重创 马陵之战对魏国的打击到底有多大?

马陵之战对魏国的打击有多大?

第一是,马陵之战齐对魏国,打击很大,战国初期,魏国魏文侯率先进行变法,然后富国强兵,成为战国初期的超级强国,在魏武侯时期,吴起率领魏武卒曾经一度打的秦国差点灭国,这就是巅峰时期的寂寞。于是,魏国有点飘飘然了,三晋的关系也搞坏了,魏国由盛转衰不是马陵之战,而是桂陵之战,当时魏国攻打邯郸,求救于齐国,齐国孙膑围魏救赵,生擒魏军主将庞涓,虽然,对魏国主力没有造成严重打击,但是,也标志着魏国开始走下坡路。

在马陵之战中,庞涓率领十万魏武卒和齐国开战,要知道吴起五万魏武卒曾经就打败秦国,庞涓这十万可以说很有分量了,结果在马陵被孙膑利用有利地形打了一场伏击,最终歼灭魏军十万多人,俘虏魏军主帅太子申。魏国的这十万人并不是普通的十万士兵,是精锐的魏武卒,魏武卒在当时的战国初期,是重金打造,最能征善战的重装甲兵,可以说是魏国举国之力培养的军事力量,所以,马陵之战后,魏国再也培养不出这么多的魏武卒了。

第二是,各国已经相继变法,逐步赶超,很多人认为如果魏国留住商鞅,留住孙膑,秦国和齐国就不可能强盛,魏国会一统天下,这是痴人说梦,魏国之强,在于率先进行变法,可以说占得先机,但是魏国的变法不是专利,不是垄断,他国肯定要模仿,要学习,要借鉴的啊!正是因为魏国变法的成功,变法的成果开始外溢,比如商鞅到秦国,孙膑到齐国,申不害虽然不是来自魏国,但是也借鉴了魏国变法的成果,到马陵之战的时候,魏国虽然强盛,但是各国奋起直追,齐国和秦国也都发展起来,而楚国更是变得强大,战国初期可以说是魏国一家独大,桂陵之战到马陵之战可以说是一超多强,马陵之战后就是群雄并起了。

第三是,魏国地理位置尴尬,四战之地马陵之战后,可以说是群雄并起,按理说魏国依然可以保持大国的地位,但是魏国地处战国时期四战之地,强则东征西讨南征北伐,弱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魏国在东线战场败给齐国之后,秦国在商鞅变法大成之后,收回了河西之地。楚国在吴起变法之后也有窥视中原之意,而魏国在强盛时期,得罪了韩国和赵国,外交上已经很被动了。史论纵横认为,魏国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因为地处中央,所以变得没有纵深。所以,马陵之战也许对魏国的伤害很大,但是更多的是马陵之战只是一个标志,一个位置魏国霸主时代的终结!

马陵之战是一场著名的伏歼战 魏将庞涓战死 魏国受重创 马陵之战对魏国的打击到底有多大?

孙膑在马陵之战所用的战略,其实便是《孙子兵法·始计篇》所说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以及“兵势篇”所说的“以利动之,以卒待之”等虚实原则于实战的运用。

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这一战闪烁着孙膑军事思想的光辉。齐魏马陵之战知名度高,传播范围广、影响大,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就当时的形势来看,这次战役影响深远,直接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李玉洁告诉记者,对魏国而言,在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遭受重创后,魏国军事实力从根本上被削弱,又被秦国乘虚而入,从此丧失了独霸中原的能力,于是开始寻求组建联盟以共同抗击齐国、秦国的夹击,开启了合纵连横的时代。

齐、秦等国并没有因魏国的失败而停止进攻。公元前340年,齐、赵联合伐魏。第二年,秦又进攻岸门。这时的魏国,已经无力抗拒齐、秦在东西两面的不断进攻。魏惠王为了使自己免于齐、秦夹击,采纳了其相国惠施的建议,通过齐相田婴表示向齐屈服,往徐州朝见齐威王并正式尊齐为王。

本来,魏惠王在逢泽之会前接受了商鞅“先行王服”的建议,在礼仪舆服上采用了王的仪式:“身广公宫,制丹衣,建旌九斿,从七星之旟,此天子之位也,而魏王处之。”

然而风云突变,魏国在这场斗争中最后却遭受重大损失,以致称王的愿望没有实现。魏惠王采纳了惠施“折节事齐”的建议。于公元前334年前往徐州朝见齐威王,并正式尊齐威王为王。齐国也尊魏惠王为王,这便是战国史上著名的魏、齐会“徐州相王”事件。

对胜利者齐国而言,齐国在桂陵之战以及在随后的马陵之战中的大获全胜,援救了赵、韩两国,使得其威望上升,挟战胜之威,齐国力量迅速发展,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强大国家,并且称霸东方。

马陵之战的另一个获利者就是西方的秦国。商鞅在逢泽会盟力劝魏公称王招致魏国被群起而攻之,秦国坐收渔利,不出一兵就令魏国国力大大衰弱,魏国从此再也无力独自阻止秦国向东的扩张。魏、齐“徐州相王”,魏国正式向齐屈服,齐也就停止攻魏了。

但是,秦国却并不因此而住手。因为魏、齐冲突的原因在于争夺对东方诸侯的领导权,魏国承认失败,齐国就有充分的力量和权利领导东方诸侯,也就是侵略掠夺这些诸侯。

然而魏、秦的冲突却不是由于争夺国外利益引起,而是两国根本利益不可调和的斗争。魏国的强大不仅严重地限制了秦国的发展,而且也严重地威胁着秦国的未来。所以,秦孝公变法图强,便趁魏惠王在东方与齐国争霸的机会,不断给魏国以沉重的打击,促使魏国霸业加速瓦解。

马陵之战是一场著名的伏歼战 魏将庞涓战死 魏国受重创 马陵之战对魏国的打击到底有多大?

对另一个参战者韩国来说,这一战对韩国无本质影响,韩国本想借此削弱完全包围自己的魏国,目的虽然达到了,但魏国衰败,齐国、秦国和楚国对中原的觊觎,使得韩国唇亡齿寒,不得不选择继续与魏国站在一起,抵御强敌。

经过长期较量,魏齐争霸最后以齐国获胜魏国失败而告终。抛开军事策略的交锋,齐国的胜利和魏国的挫败都不是偶然的。当时,两国都依靠新兴的士阶层实行改革,进一步集权中央而先后兴起。

魏国自公元前413年攻秦至郑,到公元前342年马陵之战的大败,七十年中不断进行对外战争。长期战争的结果,固然使魏国领土扩大,霸业形成。但是另一结果无疑加重了人民负担,也必然会影响国内经济生产。

同时,魏国的军事制度,对于进行长期战争也是不利的。吴起在魏国组建了能征善战的“魏武卒”。这些士卒是由经过严格选择的强悍有力、技能出众的人充任。

平日里,魏武卒受到种种优待,“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既免除徭役,又得到好的田地房屋。因此,魏武卒的战斗能力很强,但是使用的时期有一定限制,时间久了,这种武卒的战斗力就削弱了,但又不能马上更换。《荀子·议兵》中明确指出:“是数年而衰而未可夺也,改造则不易周也。”

而且,魏国地处河南中部,四面都有大国,特别是处于齐秦夹击的形势下。因此,魏国强大势必威胁周围大国的安全,周围大国常在魏国势力过分扩张、危及自身利益的时候,联合对魏国采取共同行动。魏国在周围大国的联合进攻中,受到沉重打击而失败。这些就是魏国霸业失败不可避免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趣聊历史排行

趣聊历史精选

趣聊历史推荐

  • 古代丫鬟多便宜?有的竟不值一件衣服钱

    古代丫鬟多便宜?有的竟不值一件衣服钱

  • 一块功德碑竟难住了明成祖:最后这样解

    一块功德碑竟难住了明成祖:最后这样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