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聊历史网主要收集和分享历史名人、历史故事、野史秘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嫘祖(2)(轩辕黄帝的元妃)

嫘[léi]祖,一作累祖,中国远古时期人物。为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元妃。她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出生于西陵(一说今河南省西平县,一说今四川省盐亭县)。 嫘祖生玄嚣、昌意二子。玄嚣之子蟜极,蟜极之子为五帝之一的帝喾;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是五帝之一的“颛顼帝”。

人物评价

嫘祖是有史籍记载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华夏文明的奠基人。嫘祖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和精华,它属于华夏上古文化、根文化的范畴,是世界丝绸文化的宝贵财富,是炎黄文化、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东方女性文化的光辉典范。

历史发展到以男性为主的社会,女性的生活和地位显然大大降落;而且竟适得其反,女性往往竟成为被污辱与受损害的,何其可悲啊!在历史已迈进21世纪的今天,男女自由平等早已成为世界文明的一个重大标志,也有法律的保证;然而妇女的不幸遭遇,即使我们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也并未消失其阴影,在有法律的保障制度下,重视端正妇女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依然是今天与未来的神圣职责之一。

文献记载

《山海经·海内经》

黄帝妻雷祖,生昌意。

郭璞注《世本》

黄帝娶于西陵氏,谓之累祖。

袁珂案:《路史·后纪五》

黄帝之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 所谓先蚕,即为最先教人们载桑养蚕织丝的神,又称先蚕神。后来又称祭蚕的仪式为先蚕。

《史记·封禅书》

黄帝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刘恕《通鉴外记》亦曰: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

《集说诠真》

为蚕祈福,谓之先蚕。

李贤注:《汉日仪》

春蚕生而皇后亲桑于菀中。祭蚕神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凡二神。北齐始祀黄帝元妃螺祖为先蚕神,以与妇女相合。嗣后道教;民间皆以其为蚕神,奉祀至今。

故里探论

当今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表明,关于西陵氏部族的地望和嫘祖故里的认定存在十余种观点:河南有三地:开封、荥阳、西平;湖北有四地:宜昌、远安、黄岗、浠水;四川有三地:盐亭、茂县、乐山;还有山西的夏县、山东的费县和浙江的杭州。由于古代文献上或多或少地有过这些地方为“西陵”或者与嫘祖传说相关的记载,所以认定这些地方为“西陵”并非空穴来风,也就无法完全排除这些地方为嫘祖故里的可信性。尤其是在四川盐亭、湖北宜昌先后举行嫘祖文化研讨会以后,嫘祖故里盐亭说与宜昌说在学术界曾产生较大影响。 

盐亭论

主张嫘祖故里在四川盐亭的主要依据,是唐开元年间盐亭人赵蕤撰写的 修葺嫘轩宫碑序。其文曰: “ 黄帝元妃嫘祖。生于本邑嫘祖山,殁于衡阳道,尊嘱葬于青龙之首,碑碣犹存。生前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官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 忆官史。据前碑所志,补建于蜀王之先祖蚕丛。后文翁治蜀,大加阔筑。历经兵燹,已三缺三圆矣。” 碑文虽然直书嫘祖生于盐亭、葬于盐亭,这也只是唐朝时期当地文人的一种颂词,词句可能是根据当地的汉族民间传说撰写而成,仅以这条碑文和当地的传说认定嫘祖故里为四川盐亭,证据尚嫌不足。 

宜昌、远安论

提出湖北宜昌、远安等地为嫘祖故里,也只是依据《水经注》等书对“西陵县”的不甚明确记载。例如,《水经注》卷 35 江水条的记载:西陵县故城,“《史记》秦昭王遣白起伐楚取西陵者也。”这里所说的西陵县,在今武汉一带。《水经注》卷 34 又云:夷陵县之古城,“秦令白起伐楚三战而烧夷陵者也……黄武元年( 222 )夏名西陵也。后复曰夷陵。”这里说的“西陵”则在宜昌市附近地区,东吴时期一度改“夷陵”为“西陵”,说明秦汉和秦汉以前这里可能没有“西陵县”之说。西汉时期成书的《战国策》记载:“顷襄王二十年(公元前 279 ),秦白起拔楚西陵,或拔鄢、郢、夷陵,烧先王之墓,王徙东北保于陈城,楚遂削弱。”

刘向把“西陵”、“夷陵”两个地名并列使用,进一步说明了秦汉以前“西陵”和今宜昌一带的“夷陵”不是一个地方。 

西平论

嫘祖故里——西陵氏部族的活动区域在今河南西平及其附近地区,相对来说具有更大的可信性。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西汉以前,西平一带称为西陵有较为充分的文字记载。

上面所引用的《战国策·秦策》记载的秦将白起攻打楚国的事实,说明秦汉以前的西陵不在湖北宜昌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