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美洲中南部热带雨林里的成年三趾树懒,身长约70厘米,体重为4~7公斤,有着短而高的头骨,小耳朵,短鼻子和逐渐退化的尾巴,外形酷似人类。但它却并不会在地面上行走,只能依靠较长的前肢拖动身体而缓慢前行,其最快速度达到每秒6厘米;而当雨季来临,地面涨水,三趾树懒就能发挥自己相对较擅长的游泳技能和憋气神功——以每秒18厘米的速度,闭气40分钟在水中前进。尽管如此,它只要被任何一种食肉性动物盯上,就绝无逃生的可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大自然最神秘的地方就在于它是公平的。它给了三趾树懒令乌龟都汗颜的慢速,就一定会给三趾树懒某些优势,不然三趾树懒也不会从史前存活到现在。要知道,三趾树懒在史前的祖先可是生长迅速、体重成吨的巨型物种呢!仅仅是锋利的爪子就长达30厘米,几乎是后辈身长的一半。而如今,没有了庞大身躯的震慑,它们又是如何避开敌害的呢?
三趾树懒长着长且粗的灰褐色毛发,这种与树皮相近的颜色拥有极强的隐蔽性。同时,它们以树叶、嫩芽和果实为食,长期呆在树上,尽量避开了食肉性动物的捕捉;另一方面,由于三趾树懒缺乏运动,所以它们的肉质并不美味。除非敌害饿极了,否则它们绝对不会耗费精力去捕食这种难以下咽的生物!
转头堪比猫头鹰 众所周知,猫头鹰的脖子非常灵活,头部能够转动的最大幅度达270度,这得益于它们颌骨部位血管的扩张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引入更多的血液以维持脑部和眼睛因转头而瞬间中断的血液供给。与此同时,在身体不停扭动的情况下,猫头鹰的头部仍然能够保持静止,仿生学家们将其应用到了坦克炮的炮口与目标的随动稳定器双向陀螺仪装置上。猫头鹰头部的旋转能力无疑是鸟类中的佼佼者。作为哺乳动物的三趾树懒,它的头部旋转能力也在同类动物中首屈一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方便在茂密的雨林中移动,三趾树懒常常像蝙蝠一样倒吊着攀爬,它们极其缓慢的速度在这里发挥了优势——可以保持中耳里的液体呈几乎静止的状态,以防止产生晕眩感。这时,三趾树懒会将头部转动180度,以看清周围的环境。记得《笑林广记》中有一篇《懒妇》,讲的是一个妇人脖子上挂了个大饼,却因懒得转头而只吃掉胸前的那口,最后被活活饿死的笑话。看来,那位妇人真该向三趾树懒学学。
如果说三趾树懒的头部可以通过转动而达到理想的状态,那么身体在倒吊时该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呢?体内暂时储存的废物是否会因地心引力的作用而压迫到各个器官呢?
无法被自然法则淘汰
事实证明,我们人类想得太多了。在哥斯达黎加的树懒避难所,科学家们通过解剖自然死亡的三趾树懒,发现其体内有一种独特的纤维蛋白性粘连结构。这些物质连接三趾树懒的内脏与较低处的肋骨,虽然会对生物的肢体灵活性有影响,但三趾树懒慢悠悠的运动方式并无灵活性可言。它能充分保证各个器官在倒吊时悬挂在肋骨上,而不会随意变换位置。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否则,三趾树懒的肺部极有可能受到肠道中废物的压迫,并会因肺部无法呼吸而调整姿势耗费掉身体10%以上的能量。
但这并不是三趾树懒最神奇的地方。对于绝大多数哺乳动物而言,大家严格按照自然法则生长进化——有着相同的颈椎结构,就连短到几乎没有脖子的大象,和脖子长到突破屋顶的长颈鹿都拥有七节颈椎,并从第八节开始发育成肋骨。可偏偏三趾树懒独树一帜,有着与众不同的骨骼结构。
它们的第八节到第十节颈椎很明显“懒”得进化发育,整个躯干部位往下挪动了一大截,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物学分支——贫齿目。这类原本仅仅是南美洲独有的物种,在南北美洲大陆板块连接后,渐渐流向了北美洲。如今,穿山甲、食蚁兽和犰狳等都属于此目。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遗憾的是,有一种比自然法则更可怕的物质在威胁着三趾树懒的生活。由于人类肆意的乱砍乱伐和工业污染,适宜三趾树懒生活的雨林面积正在锐减。美洲雨林危机四伏,茂盛的树木是三趾树懒唯一的庇护场所,就让它们在其中不被打扰地做着美梦,一直活到地老天荒,不好吗?
看过疯狂动物城后,树懒虽然戏份不多,但是其有趣的“慢性子”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但是这绝非电影夸张,树懒确实是一个十分懒得动物。为了保护这种动物的生存,还希望人们可以保护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