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捉摸的球状闪电,探索250多年却一筹莫展

时间:2021-05-29 08:16编辑:奇闻异事来源:世界之最(www.5300tv.com)当前位置:V眼看世界 > 奇闻异事 > 手机阅读

关于球形闪电这种奇特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就有过记载。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1031-1095年)在《溪笔谈》中,记述了一次球形闪电的实况,描述了暴雷运行的过程。球形闪电自天空进入“堂之西室”后,又从窗间檐下而出,雷鸣电闪过后,房屋安然无恙,只是墙壁窗纸被熏黑了。令人惊奇的是屋内木架子以及架内的器皿杂物(包括易燃的漆器)都未被电火烧毁,相反,镶嵌在漆器上的银饰却被电火熔化,其汁流到地上,钢质极坚硬的宝刀竟熔化成汁水。

难以捉摸的球状闪电,探索250多年却一筹莫展

令人费解的是,用竹木、皮革制作的刀鞘却完好无损。上述奇异现象,令沈括及历代科学家们无法做出准确解释,成为历史上的一个悬案。

人们对球状闪电的探索仅有250多年的历史,目前能够找到的最早一份记录是科学家里奇曼在1953年试图重复富兰克林风筝实验时的不幸遇难。当时,一个拳头般大的淡蓝色火球离开他实验室的避雷针,无声无息地飘浮到他的脸上,接着发生了一声爆炸——这位科学家便倒下了!在他的前额上留下了一个红斑,在他的一只鞋底上打穿了两个洞眼,这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因为球状闪电而献出宝贵生命的科学家。几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追踪它们的踪迹,试图测量其物理性质。

难以捉摸的球状闪电,探索250多年却一筹莫展

19世纪一些最优秀的物理学家都对球状闪电进行过细致的研究,包括法国。的弗朗西斯·阿拉贡、英国的迈克尔·法拉第、美国的尼古拉·特斯拉以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俄国著名物理学家卡皮扎。但遗憾的是,进展始终不大。人们关于球状闪电的知识仍然十分匮乏。这不难理解:因为它神出鬼没,没人能预测出它会在何时何地出现,它可不会老老实实地跑进摆满测量仪器的实验室里去。科学家们能做的只是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目击者的观测报告,从中归纳出一些普遍特点——球状闪电,也叫等离子体火球,俗称滚地雷(以下简称火球),多发生在雷天的枝状闪电之后或地震前后,晴天里也时有出现。

难以捉摸的球状闪电,探索250多年却一筹莫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奇闻异事本月排行

奇闻异事精选

奇闻异事推荐

  • 杀人只为抽取脂肪  秘鲁的这个操作到底

    杀人只为抽取脂肪 秘鲁的这个操作到底

  • 王昭君墓在哪里 为何无人敢挖

    王昭君墓在哪里 为何无人敢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