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人为保秘密杀人灭口?

时间:2021-09-14 08:19编辑:历史之最来源:世界之最(www.5300tv.com)当前位置:V眼看世界 > 历史之最 > 手机阅读

  鸿门宴上,项羽真是一时糊涂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小说还是报告文学?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究竟是主动还是被迫?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背后有哪些真正的政治意图……《左手翻史书》对这些看似另类但实则相当有现实意义的疑问进行了另类解读。

桃源人为保秘密杀人灭口?

  “将相和”只是貌合

  《廉颇蔺相如列传》因为“将相和”的典故而闻名。但 “将相和”故事并非讲“男人情谊”,在它背后,其实是赵王在操控两种对外路线,调和鼎鼐,力图保持国家发展平衡的运作。

  当时,玩合纵连横的苏秦、张仪都已经不在了,但其外交遗产还在,各国内部仍存在联秦与抗秦的两种外交思路。虽然赵国是军事强国,但也不例外。

  廉颇很明显是联秦派。注意,他只是亲秦,而不是投降。廉颇在赵国带了半辈子兵,曾经对燕国、齐国、魏国出兵,都取得了成功。可是对秦国呢?除了曾经与秦军协同作战,廉颇只带兵跟秦军打了长平一仗,但还因为消极避战,中途被撤了。

  惠文王十七年,赵王得到和氏璧,秦国立即提出用十五城来换,赵王召大将军廉颇等商量对策。廉颇当然主张给秦国璧,这样纵使秦国赖账,赵国也有话说。赵王却舍不得。最后是赵王的太监缪贤推荐了一个人:门客蔺相如。

  缪贤与燕王结好,当然是抗秦派,蔺相如是其幕僚,而且深得缪贤赏识,所以也是抗秦派无疑。他见赵王,慷慨陈词的内容,全是以秦为敌;到秦国,又戏耍了秦王,刻意激怒后者。

  史载,完璧归赵后一年,秦攻赵,夺取一城;次年又攻赵,杀两万人。

  这实际是“完璧归赵”引发的军事行动,是“完璧归赵”的余波。所以说蔺相如“不辱使命”,实有夸大之嫌。不给秦玉璧,又能令秦理亏而无言,无所行动,这才真正是不辱使命。蔺相如一番大言,貌似义正词严,其实理亏。秦王并没有说不给赵十五城,而且还斋戒沐浴,很正式地要接受玉璧,蔺相如却把玉璧偷偷带回了。据司马迁的记载,蔺相如的依据,竟都是“度”,“度”秦王如何如何,也就是主观猜测。

  廉颇作为大将军,秦两次来攻,都得胜而去,不能不说他是有责任的,他明显是不作为,是不想给蔺相如擦屁股

  接下来渑池会,蔺相如对秦王作人身威胁,但正是因为廉颇已经驻扎大兵在边境,而且廉颇和赵王议定:王上此去若有不测,太子立即登基,所以赵王一行才得以无恙而回。

  这就是联秦派和投降派的区别。所谓联秦派,就是向秦国示好,不给后者战争借口,把战火引向别国,同时自己迅速发展国力,用从他国攻取的土地,来弥补结好秦国付出的代价。

  纵观廉颇在赵国的战争生涯,基本都是这一路线。所以,蔺相如数次激怒秦国,引起两国战端,白白消耗赵国的国力,这是廉颇不愿看到的。所以,廉颇才要羞辱蔺相如,跟他过不去。

  面对挑衅,蔺相如说的话大家都了解了:他先拿廉颇和秦王做比较。这个比较,颇不伦不类,廉颇是上阵杀敌的大将,秦王是高居庙堂的君主,他们怎么可比呢?

  蔺相如知道自己的话将被转述给廉颇,所以在话里充满暗示:我作为抗秦派,在外不怕秦王,在内不怕廉颇;同时,赵国要想图存图强,必须把各派各方的力量整合在一起,你有你的道理,我有我的主张,但我们的共同目的,是使得赵国强大起来,这正是王上的深意。

  廉颇当然明白了蔺的意思和风度,被蔺相如的大局观折服,更重要的是,他感觉到了相如的背后还有赵王在做推手,遂负荆请罪

  “桃花源”里有玄机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取人之处,即在于它真真假假地描写了一个叫做“世外桃源”的地方。其实,在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末期到刘宋初期,类似“桃花源”那样的地方,是有很多原型的。

  东晋时,中原混战,世家大族及作为其家产的农奴纷纷南下,在江南圈地,建立新庄园。晋皇族司马氏在南方推举司马睿建立东晋以后,皇帝手里一没有大军,二没有钱粮,三没有人才,所以,只好与士族门第“共天下”。东晋皇室在立国的100多年中,一直想实现自专的军队和赋税系统,但是又一直遭到来自士族势力的掣肘。这就给老百姓提供了开辟“乐土”的空间和必要。

  西汉末年开始,很多中原百姓成群结伙,逃进南方的深山老林。现在看东汉末的人口资料,常看到“人口锐减”这个词,其实这些“锐减”的人口,多数不是亡,而是跑路了。跑到哪里去了呢?比较多的是去巴蜀、荆州、瓯越、武夷等这几个方向。他们到达南方后,多选择闭塞、险要的山林深处,开辟平地而居。其中发展得比较大的聚落,以乡党为核心,选出首领,称为坞主。坞主选精壮组成私人武装,在聚落周围修筑壁垒,这就形成了坞壁或坞堡。其结局,或是被朝廷招安,或是被贵族武装攻灭,或是继续独立,成为土豪。

  晋宋时,皇帝从贵族那里得不到钱粮人力,所以对佃民的征求徭税都非常重。史载,当时贫者不复堪命,很多逃亡入“蛮”,成了山民甚至山越。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主角渔夫从武陵的某个小渔汊子出发了。为什么武陵渔夫要驾船“缘溪行”,往上游的深山老林里去呢?小河沟才被叫做“溪”。渔人捕鱼,不往水阔鱼多的地方去,而要顺着小河沟逆流而上?他肯定是在溪水里发现了异常??当时的朝廷,对于逃户聚落是悬赏诛求的,渔夫到上游去冒险,当然有目的。

  桃花源的入口在什么地方呢?在一处不显眼的山洞洞口,洞外还有一条可走船的溪水。这就有意思了:如果桃花源里的居民真的一直与外界“塞绝”,那么,他们为什么不用巨石把“极狭才通人”的洞口封死?很显然,桃花源里的居民,跟外界一直是有交通和往来的,甚至可能有买卖。

  渔夫眼中的桃花源里又是什么情景呢?陶渊明特意强调了一句:“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里边的人,穿着竟和外边一样! 如果陶渊明真要把桃源塑造成一个脱离王道的乐土,那他为什么还要用心强调这个细节呢?

  接下来几天,村民轮流请他到自己家里招待,可以推测,就在同时,桃源里的头领们一定在讨论:这个鬼头鬼脑的家伙是不是官府派来的探子,有没有必要干掉他。过了几天,没什么动静,大家怕渔夫的家属把他失踪的事告官,于是才把他放还了,但临走时还是向他申明:“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个渔夫一脱离险境,马上原形毕露:“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此处全用短句,以强调渔夫行动的迅速、坚决。他没有回家,而是直奔官府,由此也可以反证前文关于渔人“缘溪行”别有用心的文字。

  太守非常重视此事,“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马上就派人出发了,可是一回去渔夫就发现:自己的记号已经被破坏了,去桃源的路被隔绝。??一定是渔夫从洞口出来,背后就有人跟着他,见到记号就给破坏掉了。

  最后提到的南阳刘子骥,是个名声不错的人,听说这个案子,准备前往探险,还没找出什么成果呢,不久便生病死了,所以,“后遂无问津者”,那往后就没有提出去找桃花源的人了。

  奇怪,为什么刘先生死了,应该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完成他未竟的遗愿,加倍地去寻找这块世外桃源才对啊?原来,刘子骥是有身份的人,他的探险队不比渔夫那样单枪匹马,所以,要是他找到桃花源,那里边的人恐怕就要在劫难逃了。所以,很有可能,这位多事的刘先生不是善终,这里也许是作者加的一个隐语。

  为什么桃源中的人要除掉他?渔夫和刘子骥的背后就是官府,官府到来就意味着苛政,苛政猛于虎也,杀他就意味着打虎!在当时,常有这样的失踪案例,某个“采樵深入无穷山”的探子,往往突然就失踪了,原因正在这里。

  可见,《桃花源记》并不是“塑造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而是要记述一个社会现实:晋末,大量人口苦于赋税徭役,成团躲起来,在地下社会里生活。最终,东晋朝廷的基础日益衰微,终于被门阀士族赶下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之最本月排行

历史之最精选

历史之最推荐

  • 项羽和刘邦两人是什么关系?为何项羽死后

    项羽和刘邦两人是什么关系?为何项羽死后

  • 昭和、平成和令和,日本三个时代,具体

    昭和、平成和令和,日本三个时代,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