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A股牛市结束了吗?股市大跌之后会大涨吗?

时间:2020-07-28 10:07编辑:商业之最来源:世界之最(www.5300tv.com)当前位置:V眼看世界 > 世界之最 > 商业之最 > 手机阅读

2020年A股牛市结束了吗?股市大跌之后会大涨吗?7月24日,A股市场在外围利空扰动之下,三大指数相继下跌超3%,恐慌性抛盘集中出逃,跌停个股多达上百只。注意到,实际上由于中美博弈过程中出现“黑天鹅事件”导致市场大跌之前就有多次,而大跌之后A股怎么走?历史数据已有规律。另外,当前A股市场到底是“牛回头”还是牛市结束?

30.jpg

A股曾经历3个重要大跌时间

7月24日,A股市场在外围利空的不断扰动之下,三大指数相继下跌超3%,恐慌性抛盘集中出逃,跌停个股多达上百只。从历史规律来看,由于中美博弈过程中出现“黑天鹅”导致市场大跌,似乎A股短期大跌后的治愈能力很强。

首先在2018年3月22日,美国向6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3月23日沪指大跌110点,跌幅高达3.39%。大盘一天调整到位,之后的近两个月沪指一直于3000~3200点区间低位震荡。而从创业板指数来看,3月23日下跌超5.02%,不过创业板指数在2018年3月26日就上涨了3.16%,3月27日上涨了3.6%,之后的3月30日上涨了3.16%。当时创业板指数位于1600点至1800点之间。对于市场的抗跌,有市场分析认为主要还是当时国内依然保持了适度偏宽松的货币政策。

其次是在2018年6月15日,美国宣布将在2018年7月6日对第一批清单商品加征关税。6月19日,沪指开市下跌114点,跌穿2900点,当日盘中最低到了2871点,收盘下跌3.78%。之后大盘持续整理,到2018年7月24日逐渐收复失地。而创业板指数在2018年6月19日下跌了5.76%,2018年6月20日创业板指数反弹了1.08%,之后创业板指在6月26日上涨1.71%,在6月29日上涨了4.08%,几天时间就收复了失地。

第三个时间节点是在2019年5月5日,中美贸易摩擦升,美国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受此影响,沪指在2019年5月6日下跌171点,收盘下跌5.58%,之后的三个交易日小幅下跌。沪指维持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在2600点至3100点之间波动。当时国内宏观环境逐步放宽,流动性保持平稳,外部冲击影响有限。

从上述三次中美博弈的重大节点看,A股都出现了百点级别的大调整,但事后看来,外部因素对市场只是短期冲击猛烈,而真正决定A股的中长期因素依然是货币政策。

目前市场运行方向不会改变

北京星石投资认为,上周五的“黑天鹅”,导致市场出现较为明显的回调。这种 “黑天鹅”可能会对短期市场行情造成一定的扰动,但是并不会改变市场中长期向好的趋势。从中期来看,市场将步入业绩验证期,有真实业绩支撑的企业可能享受业绩、估值双驱动。

星石投资表示,“回顾2020年上半年,市场上涨主要得益于经济修复、疫情得到控制、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带来的估值提升;而下半年,我们认为市场则将步入业绩验证期,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之间的分化可能会加剧:那些真正有业绩的公司可能会享受业绩、估值的双驱动;而那些业绩没有验证的企业,资金的关注度会逐渐降低。长期来看,国内经济结构转型成果初现,一个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叠加资本市场改革加速,A股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在后疫情时代,当前国内经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海外经济体有望在下半年就能修复至准常态水平,从而带动内外部需求回升,上市公司盈利整体有望得到修复,叠加逆周期调节政策仍然会发力,各个类别的成长股都有不错的投资机会。科技、医药等领域的成长股代表长期发展方向,具备较大的长期成长空间,虽然前期的结构性行情对于部分企业成长性有一定的透支,但是仍然有很多质地不错的企业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具备较强的投资价值。另外,消费、周期类里同样有相当一部分优质企业在现阶段的市场里性价比凸显。”

而清和泉资本则认为,上周五的大跌,一是由于前期市场上涨过快,资金驱动明显,积累过大涨幅。二是近期中美关系牵动市场神经。从短期来看,市场存在阶段休整的需求。从中长期来看,目前的调整和震荡都是大趋势中的小波动,市场运行的方向不会变。流动性没有收紧的风险,宏观流动性因经济缓慢复苏需要合理充裕,居民流动性因无风险利率下行导致资产腾挪,海外流动性因美元进入弱势周期可能回流新兴市场。因此市场的短期震荡均是为了更好地积蓄力量。

“牛回头”还是牛市结束?私募这样看

近期A股不断上攻,短短的20个交易日,沪指便从2900点上攻到3400点以上,但近期由于外围因素扰动出现大幅调整。接下来市场是延续宽幅震荡还是会出现方向性选择?据私募排排网近期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2.32%私募认为沪指3500点阻力较大,加之增量资金放缓,接下来股票市场大概率延续震荡。有27.68%的私募认为市场中期牛市趋势仍在,在科创板首轮解禁大潮等冲击过后,A股会重回上涨通道。

安值投资表示,7月前是市场格局极度分化,医药、消费高估值的股票持续走高,银行、地产等低估值行业继续在地上摩擦。之后发生了风格切换,银行、地产、周期等股价开始上涨,这些行业占指数的权重比较大,进而造成指数的上涨,市场中赚钱效应明显,吸引散户资金入场,市场成交量放大,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而近期市场下跌的原因首先源于上半年经济数据明显好于预期,引发政策边际收紧的担忧;其次是中美关系出现较多扰动;第三是中芯国际IPO引发抽血效应。对于未来,我们认为是牛市中的调整,不改牛市基调,真正的终结信号或者杀牛市的因素是明确的信用收缩或者经济周期触顶回落,目前都还不具备。

鼎业投资基金经理赖明新对A股未来方向还是比较乐观,认为市场短期内全面走牛的概率不大,但市场会继续以结构性行情为主。首先国内整体的流动性还是较充裕,这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其次国内疫情控制较好,经济复苏是较确定的,相比国外,中国的经济表现会更亮眼,在这种情况下,海外资金流入仍是长期趋势;还有国内经济的增长方式正在发生转变,正从以前的三驾马车驱动转变为内需和科技发展双驱动,这是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而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科技领域,更多依靠以直接融资为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所以国家对资本市场也会越来越重视。再有就是国内的投资理念也在转变过程当中,A股市场的投资者机构化正在加速,市场正在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赖明新还指出,对市场不利的因素也是相对存在,市场对贸易摩擦的影响虽已有一定的预期,但不能排除出现一些超预期变化的可能性;而无论是贸易摩擦的影响还是海外疫情失控的情况,也会反过来影响中国的经济。再者市场股票供应的增加速度较快,全面注册制的步伐正在加快,池子变大了,如果新注入的水增量不足,水位下降的压力还是有的。所以目前全面牛市的基础还不牢靠,拉长周期来看,A股还将是逐步震荡上行的格局。

机构强调珍惜调整机会

7月26日,国盛证券发布策略研报强调,珍惜调整机会。

国证策略表示,股市流动性充裕、机构增量资金确定性流入之下,继续看好市场赚钱效应。回顾今年A股表现,可以发现极少出现大的调整。仅在2月国内疫情冲击以及3月海外金融危机冲击时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事实证明,每一次极端的波动都是加仓的机会。此后,每当市场开始谨慎的时候,如4月底开始的债市大跌、5月的贸易摩擦和科技战升级,A股的表现反而韧性十足。核心原因在于:今年股市流动性充裕、增量资金巨幅入场。下半年包括基金、保险和外资等仍有望为市场带来万亿级别资金增量,成为支撑市场的重要基石。因此,指数即使短期波动,在增量资金确定性大幅流入之下,机会远大于风险。

国盛策略指出,机构沉淀性资金越来越成为市场主导,全面运动式牛市不会重演,机构牛、结构牛、大分化时代将持续。此前大盘快速上涨,再次勾起不少投资者的“牛市幻觉”。但我们一直强调,一个机构主导平稳向上的A股市场、远比一轮居民集中入场掀起指数大涨大跌更健康。近年来,监管始终严控居民资金尤其杠杆、配资等集中入市。与此同时,又通过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等改革,鼓励银行设立基金公司、提高机构配股比例等方式,不断引导长线资金进入A股市场,由此推动居民资金由直接持股向间接持股转变,这种趋势和方向很难改变。7月17日,银保监会超预期提升险资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最高达15个百分点,再次释放明确信号。未来,机构资金的话语权和占比将不断增强。机构牛、结构牛、大分化时代也将持续。

招商基金则认为,7月24日市场出现大幅调整,与科创板的大规模减持和隔夜美股下跌导致北向资金流出有关。一方面,科创板开始大规模减持也对科技板块形成了一定拖累。另一方面,7月23日公布的新增初领失业金人数4月以来首次上升,美股出现明显调整,7月24日北向资金呈现大幅净流出。招商基金认为市场此前涨速过快,部分板块出现泡沫化倾向,此次下跌是市场调整压力的再度释放。

招商基金表示,受制于国外疫情和经济形势,国内外流动性仍不至于趋势性收紧,同时二季度的各项实体经济数据延续好转态势,宽信用态势有望在三季度继续,指数大幅下行的空间不大,当前时点仍可以积极心态寻找结构性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商业之最本月排行

商业之最精选

商业之最推荐

  • 世界上最贵的旅游景点 卢旺达火山国家公

    世界上最贵的旅游景点 卢旺达火山国家公

  • 世界上最贵的奶酪 产自塞尔维亚农场普莱

    世界上最贵的奶酪 产自塞尔维亚农场普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