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

时间:2020-05-05 08:50编辑:建筑之最来源:世界之最(www.5300tv.com)当前位置:V眼看世界 > 世界之最 > 建筑之最 > 手机阅读

我国的经济日益发展,人们的出行也更加的便捷。中国的基础建设能力,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相当强大的。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基本上在全国范围内都覆盖上了铁路,实现了火车的全国通行。

1.png

青藏铁路的世界之最

青藏铁路简称青藏线,是指青海省至西藏自治区的铁路,被誉为“高原天路” 。青藏线起于青海省西宁市,途经格尔木市、昆仑山口、沱沱河沿,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拉萨。全长1956公里,是重要的进藏路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2013年9月入选“全球百年工程”。

青藏铁路的建设“时间轴”主要可以分为三阶段 :西格段814千米,20世纪50年代准备建设,1979年铺轨,1984年运营;格拉段1142千米(新建线1110千米)因存在千里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级难题而长期停建,最终克服难题而于2001年6月开工,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运营。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最高的火车站,最高的的铺架基地,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高原冻土铁路最高时速,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等等。

青藏铁路修建的区位条件

交通运输产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特别是重要铁路干线的区位因素,具体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方面:前者例如沿线气候、地质地貌、水文(河流)、生态环境等;后者则包括市场需求、沿线经济发展程度、资源开发、科学技术、国家政策和国防因素等。如果按照对铁路建设的影响区分,又可以分为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两类。那么同学们能能否说明影响青藏铁路建设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哪些吗?其实,同学们可能绝大多数时对青藏铁路这条世界“天路”修建的不利因素了解较多,并且能够发现,自然因素是限制青藏铁路修建的主要不利区位条件。

具体来看,目前公认的限制高原天路的困难有三项:冻土广布、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特别是青藏高原独特的季节性冻土地貌对铁路建设的安全性十分不利。

(1)青藏铁路要穿越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不连续多年冻土区82公里,其中平均地温高于-1.0℃的多年冻土区275公里,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区221公里,高温高含冰重叠路段约134公里。一方面,全球变暖带来的气温升高,会使冻土消融,另一方面,人类工程活动会改变冻土相对稳定的水热环境,使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水分减小,导致植被死亡等,将涉及更大面积的冻土消融。

(2)除此以外,因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大气中含氧量很低,特长隧道又特别多,导致铁路建设者容易高寒缺氧,俗称“高原病”。

(3)最后,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重要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宝库,栖息着藏羚羊和藏红花等特有动植物,修建铁路势必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处理不当还可能影响动植物生存繁衍,给青藏高原本区域甚至地球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影响。

通过了解这些不利自然因素,同学们还可以发现,我国铁路建设者主要通过社会经济因素克服不利自然条件实现铁路建设。例如:首要的是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桥代路、片石通风路基、通风管路基、碎石和片石护坡、热棒、保温板、综合防排水体系等措施解决冻土消融难题;铁路的修建成功离不开国家西部大开发等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同时有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社会需求与资金技术支持;还与新时期国防需求等因素密切相关。

青藏铁路建设的地理意义

以青藏铁路为例,建设青藏铁路,将完善路网布局,并一举实现西藏自治区的立体化交通。从路网布局看,西藏是一片空白,不仅如此,西藏与青海、青海与新疆均无铁路相连,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是沟通西藏、青海与内地联系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通道。

这条天路的建成,有利于促进西藏在工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优化西藏的产业结构,实现中国地区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有利于西藏矿产资源的开发,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降低进出西藏货物的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西藏的对外开放,加强与其他地区及国外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加强边疆地区国防安全,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促进其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实现“跳跃式”的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平衡可持续发展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建筑之最本月排行

建筑之最精选

建筑之最推荐

  • 世界上十大最高的塔 哈利法塔高到828米

    世界上十大最高的塔 哈利法塔高到828米

  • 世界上十大最长的海底隧道 英法海底隧道

    世界上十大最长的海底隧道 英法海底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