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5只猴子关在笼子里,笼子中有个梯子,梯子上方挂着一串香蕉。每当猴子尝试拿香蕉的时候,就会触发一个机关,向所有的猴子泼冷。一段时间后,猴子们老实了。此时,若用一只新猴换出笼内的一只,只要新猴准备拿香蕉,就会被另外4只猴一顿好揍。于是,大家都安静了。如此重复用新猴置换出挨过水淋的猴,最后把所有5只老猴全部换走。这时奇迹发生了,5只新猴都没有淋过水,但是都不敢碰香蕉。因为它们知道,碰香蕉会被别的猴子打。但至于为什么会被打,谁也不知道。
慢慢成为科学实验的寓言故事
这个故事中有被淋湿的猴子,有恶作剧的科学家,还有对特定社会关系的隐喻。后来由这个故事还总结出一个名词——“湿猴理论”(Wet Monkey Theory)。不过,这个“理论”实在是有几分都市传奇的味道。它究竟是从哪来的,又是如何传播开的呢?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个故事的出处还是比较清楚的。大多数网站都提到,它出自一本名为《为未来竞争》(Competing for the Future)的商业书籍。这本书有两位作者,一位是加里·哈梅尔(Gary Hamel),著名的管理学专家;另一位是普哈拉(C.K.Prahalad),密歇根商学院的企业管理教授。他们在书里说,是从“一个朋友”处听到的实验。这个所谓的“实验”是否真实存在我们会在下文讨论,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将这个真实性存疑的“实验”写入通俗读本,引入大众文化圈的,正是这本商业管理领域的书。而最早将这个书本上的故事转载到互联网上的则是一家商业网站,他们对这个故事有明确的定性,称它是一个“寓言”。
或许是受限于2000年之前网络的不发达,早先这个故事流传得并不广泛。直到21世纪,这个故事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尤其是近3年。在传播的过程中,“湿猴理论”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提到它是从哪来的,也忘记了它本是一个商业寓言,将其描述得越来越像是真实的科学实验。故事细节也在传播中逐渐变化:不同版本中,猴子的数量各有不同;实验的步骤发生了改变;用作负面刺激的冷水被改成了电击。最令生物学家抓狂的是,故事的某个中文版本中甚至出现了详细的实验数据。显然,作者唯恐它不像真实的实验,不惜“杜撰数据”(话说这可是学术圈的大忌)。
论述过这个“实验”之后,各家都对它进行了解读:有的教育人们不要扼杀新人的积极性;有的拿这些猴子作为模型讨论企业文化;还有的从中看到了人性的险恶。不过不管细节怎么改变,“实验”的流程、结果都与《为未来竞争》中那个寓言大致是一致的。
猴子,猴子!你湿过吗
既然故事本身只是个寓言,那么在真正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研究中,有没有人做过类似的实验呢?
以猴子做实验对象的科学研究确实不少。不过,流言中那样向猴子泼冷水不让它们吃香蕉的实验是真没有。这个“实验”从设计本身来说就极不规范。既没有对照组,也没有任何措施排除干扰因素。而且在香蕉面前,猴子真的会止步于冷水吗?得克萨斯大学的人类学教授克劳德·布兰布利特(Claud Bramblett)与猴子们共处了三十多年,他对这个故事是这样评价的:如果你把香蕉放在猴子够得着的地方,就别想再拿回来了。
文献检索也没有发现与故事中的描述完全一致的实验。与之最接近的实验是由G.R.斯蒂芬森(G.R.Stephenson)在1967年针对恒河猴(一种猕猴)的一项行为学研究。因为年代久远,这篇文献很难找到了。好在很多其他文献都引用过它,我们还是能够间接了解这个实验的情况。
在这个实验中,相同性别、相同年龄的猴子被两两关在一起。它们身边有一个装置,若是触发则会受到惩罚(没有提到惩罚的具体方式)。配对的两只猴子当中的一只受过训练,知道这个装置的作用,而另外一只未受训练的则不知道。实验者观察到:其中一只受过训练的猴子会在它的“室友”靠近触发装置时,伸“手”将它拉开;还有两只受过训练的猴子则是露出威胁的“面部表情”,同时摆出害怕的身体姿态。有过上述经历之后,那些未受过训练的猴子单独关在笼子里时,触发装置的次数大大减少了(和没有配对经历的普通猴子相比)。
受限于当时的理论与技术,这些行为并未得到深入研究,但这个实验却很经典,之后被多篇科研论文和书籍引用。谣言粉碎机调查员推测,流言中寓言故事的撰写者很可能受到了这项研究的启发。
斯蒂芬森的实验与“湿猴理论”的描述有两点区别:第一,实验没有提到梯子、泼水等复杂的设置,也没有作为奖励的香蕉,只有作为惩罚的刺激;第二,实验只是偶尔观察到猴子的阻止行为,不能确定这种行为的动机,这与群猴不约而同攻击新来的猴子,阻止它触发惩罚机关不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斯蒂芬森的实验意义在于研究在灵长类中后天习得的行为如何在交流中传递。这是动物行为学领域的一个基础课题,不能用管理策略、人性等概念去解读。
为什么要追究猴子的故事
不出所料,这又是一个被当真了的想象。不过,可能有人会说:这个故事原本就不是在讨论科学。为什么要和一个管理学上的小寓言较真呢?
谣言粉碎机调查员认为,或许这个故事在管理学中有一定意义,但如果把它当做真实的科学实验,却会加深公众对科学研究的误解。在科学研究中,实验是用来验证某种假设,而不是用来类比、隐喻某种现象的。而且科学实验力求严谨,除了上文提到的要设置对照组(例如斯蒂芬森的实验中就对比了没有配对经验的普通猴子的情况)、排除干扰因素(例如选用相同性别、相同年龄的猴子),在结果解读时也必须谨慎,避免过分联想、无限引申。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建立在某个单一实验结果上,而要经过认真、反复的讨论和验证,积累了足够的实验结果后,才会逐渐被科学共同体接受。科学借此保证自身的正确性、及时发现错误并纠正,这就是科学值得相信、值得依靠的原因。但是在科学传播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诸如“某项科学实验发现……”“这说明……”的描述。严格说来,这样的描述并不能全面展示真正的科学研究,它们省略了一项研究之前的长期积累,以及有关实验的质疑、讨论与验证过程,会使人误以为一次成功的实验就能总结出宏大的科学理论。事实上,当我们谈论科学研究时,我们谈论的是枯燥、反复、艰苦的工作获得的海量的、可靠的数据,而非一些异想天开的实验。
结论:谣言粉碎。“湿猴理论”的首次出现是在一本管理学方面的书籍中。经过仔细的文献检索,无法在现有的学术资源中找到与它描述的实验相符的研究。根据科学研究的一般要求和文献发表、引用规则,基本可以判定这样的实验并不真实存在。这个寓言故事在管理学上或许有一定的意义,但它涉及的科学研究思想与方法不严谨。真正的科研不是这样做的。
参考资料:
[1] Rosenblatt J S, et al. Social Transmission of Acquired Behavior: A Discussion of Tradition and Social Learning in Vertebrates.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Behavior,1976,6
[2] Stephenson G R. Cultural Acquisition of A Specific Learned Response among Rhesus Monkeys. Progress in Primatology.Stuttgart:Fischer,196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蜘蛛大多都会织网,但也有不织网的蜘蛛,比如狼蛛。这些不织网的蜘蛛通常会在地上打洞,然后用蛛丝做洞穴的衬壁。它们也会在洞穴顶部布置陷阱,捕...
2023-03-04阅读全文 >>1、法国每个城市都有一条维克多·雨果街。 2、法国拥有众多海外行省,其 20% 的领土都在欧洲之外。将海外行省计算在内的话,法国一共使用 12 个时区的...
2022-10-18阅读全文 >>1、大象的毛发不是用来保暖的,而是用来降温的。那些稀疏的毛发在微风下,能够使散热能力增加 23%。 2、如果你进行一次横穿俄罗斯的旅行的话,你将跨...
2022-05-27阅读全文 >>「华莱士线」是动物分布的一个非常真实的边界,从印度洋开始,穿过巴厘岛和龙目岛,绕过婆罗洲最后到达菲律宾东部。 在这条线的西边,所有物种都相...
2023-08-17阅读全文 >>旧时民间婚嫁、破土、出行、安葬等仪式都要选取黄道吉日。古人认为,在这些日子举行仪式可以免除灾难,诸事顺利。那么什么是“黄道”,“黄道吉日...
2020-04-27阅读全文 >>国内现在能合法养的鹦鹉,只有玄凤鹦鹉、虎皮鹦鹉、桃脸牡丹鹦鹉这3种,这三种小型鹦鹉的寿命一般有7到20岁,在宠物界确实属于好养又生命力强的。而...
2023-03-20阅读全文 >>可以稍微夸张一点说,小麦和猪就相当于“生物机器”,能制造出人类生存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分子。也许,将来人类还能用其他方法制造出各种...
2020-04-26阅读全文 >>王子去做模特了 现在,王室成员有工作已经不稀奇了。荷兰的国王兼职开飞机,沙特的王妃去时尚杂志当编辑,英国之前也有公主去纽约做投行。 而丹麦...
2020-06-18阅读全文 >>实验表明,每天摄入阿斯巴甜的小鼠,在持续 6~8 周后表现出明显的焦虑行为。而对于连续摄入阿斯巴甜超过 12 周的雄性小鼠,其子代和孙辈也表现出了同...
2023-07-10阅读全文 >>在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这个时候,我们经常看到,狗狗会伸出舌头,呼哧呼哧的,这是在干什么呢?哺乳动物的体温都是恒定不变的,比如人,无论春...
2023-03-14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