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不及】6则关于钱学森的小历史:作为中国人都应该了解

时间:2021-06-30 07:50编辑:世界冷知识来源:世界之最(www.5300tv.com)当前位置:V眼看世界 > 世界冷知识 > 手机阅读

6则关于钱学森的小历史:作为中国人都应该了解

“航天”一词由钱学森首创
我们国家为什么叫航天员?
这是一种专业称呼,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钱老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人类的宇宙航行活动只能局限在太阳系内,
“宇宙航行”不免夸大,
同时受到毛主席诗句“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启发,
便将人类在大气层以外的飞行活动称为“航天”,
这也是对“巡天”一词的延伸。
“航天人”“航天员”这些称呼便由此而来。

02

钱老不止是“两弹一星”元勋
这是他的一些身份标签——
“两弹一星”元勋
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
中国导弹、原子弹的研发
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

“中国航天之父”
他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中国导弹之父”
“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火箭之王”
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
……
还有,这是他的一些“第一”——

一九五六年,受命负责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一九五六年,设立空气动力研究室,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研究机构。
中苏关系破裂后,面对苏联撕毁协定、撤走专家的困难局面,他带领科技人员艰苦奋斗,联合攻关,依靠我国自身力量,实现了导弹武器研制试验一系列重大突破↓↓
一九六○年二月,指导设计的中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一九六○年十一月,协助聂荣臻成功组织了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
一九六四年六月,作为发射场最高技术负责人,同现场总指挥张爱萍一起组织指挥了中国第一枚改进后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试验。
一九六六年十月,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协助聂荣臻组织实施了中国首次导弹与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把国防现代化建设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一九七○年四月,牵头组织实施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任务,成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一九七一年三月,组织完成“实践一号”卫星发射试验,首次获得中国空间环境探测数据,为中国研制应用卫星、通信卫星积累了经验。
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六年,领导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
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六年,指挥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一九八○年五月、一九八二年十月、一九八四年四月,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洲际导弹第一次全程飞行、潜艇水下发射导弹和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任务,为实现我国国防尖端技术的新突破建立了卓越功勋。

这些“第一”,
无论哪一个写进生平——
这些常人难以企及的称呼,
无论哪一个冠在名前——
都堪称国之脊梁,都值得我们久久敬仰。

03

一段戳心的听证记录
面对美国人的威胁,
他当初是这样回答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宣告成立的喜讯传到美国后,
钱学森和夫人蒋英便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
然而,美国却以各种方式阻挠他回国,
钱学森被迫参加了一场接一场的听证会。

当时的美国海军部副部长放狠话:
“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秘密,
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
宁可把这个家伙给枪毙了,
也不能放他回中国去!”

钱学森在美国的听证记录:

问:你效忠谁?
钱学森:我效忠中国人民。

问:在本国和中国发生冲突时,你是否会为了美国而与中国作战?
钱学森:我现在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问:你现在不能回答还是不愿回答这个问题?
钱学森:我现在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如下,我已说过我必然效忠中国人民,对此是毫无疑问的。

问:但是你将先做决定?你将决定它是否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利益?
钱学森:是的,我将做这样的决定。

问:你不会允许美国政府为你做决定?
钱学森:不,绝不会。

这样的回答势必不会让美方满意,
于是,钱学森遭到了无理拘禁,
15天的非人折磨,使他瘦了15公斤,
一度失去了语言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世界冷知识本月排行

世界冷知识精选

世界冷知识推荐

  • 世界之最十万个冷知识(一百八十七)—

    世界之最十万个冷知识(一百八十七)—

  • 夏天给植物浇水最好是哪个时段?

    夏天给植物浇水最好是哪个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