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曹操手下“非正常死亡”的人才,文官的比例明显大于武将。从孔融、许攸到杨修,即便是为曹操屡献奇谋的荀彧,最后也同样“非正常死亡”。而武将鲜有被主公屠者,哪怕是战败降敌的于禁,也被曹操宽容。
由此可见,在“唯才是举”的曹操心目中,显然更加偏重武将。例如许褚杀许攸,“大老粗”许褚以一个武将不可一世的优越感,杀掉了“聪明”的文官许攸,竟不需要负一点代价。
在曹操眼里,为什么许攸比不得许褚。许攸是个想法太多,容易翘尾巴的酸儒;而许褚头脑简单,一门心思当好主公的看门狗,当然是后者比前者可爱。
如果武将的头脑也不简单,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如果文臣装傻充愣,又会怎样呢?最生动的例子仍要提到司马懿。这位能文能武的人才,在号称“奸雄”的领导曹操面前,进行了最成功的半精半傻表演。
前辈许攸与杨修之死,晚辈司马懿或有所而闻或看在眼里,一定会在心中激起强烈反应,虽然他表面上仍然不动声色,但“在曹公面前,不要太聪明”——大概才是司马懿的最最真实的悟语。
司马懿在上司曹氏面前,除了贡献智慧,还不时地表现出装病“不行”的一面。适时表现出智与不智,使他在曹操祖孙三代人手下都过了关。在给曹操献计献策时,他无比智慧。但当涉及权力争夺战时,他又能装得“垂死”一般迟钝。当魏国三代领导——曹芳派人观察他时,他“病入膏肓”,不能言语。其实酝酿着一场政变。政归司马氏,就是他在装死的情况下发动的。
不是装瘫,就是装死的司马懿,其实是三国里最长寿的一位智多星。他比对手诸葛亮多活了19年、靠死了曹操曹丕爷孙三代人,足足活到73岁,可谓寿终正寝。然而,如果他不装瘫装死,且不论自然寿命,仅就政治生命而言,在腥风血雨的内战中,还会如此长命吗?
《三国演义》讲述,司马懿临死前,嘱咐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吾事魏厉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以吾有异志,吾何敢焉。吾死之后,汝二人善事主人,勿生他意,负我清名.但有违者,乃大不孝之人也!"
这段描述,表明司马懿临死都无二心,简直是对司马懿的美化,不太可信。以司马懿的野心,决不会甘心“位极人臣”而已,司马氏以晋代魏,绝非儿孙之力所能及。真正奠定以晋代魏“主旋律”的,正是司马懿发动的那场政变。
所以,我想,司马懿临死时对两个儿子说的“私房话”,一定少不了的“帝王之道”的授予——走自己的路,握最高的权,让大臣们说去吧。
——这才回归了司马懿的本来面目: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